5地层系统和地质年代课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沉积岩层产状 1 面状、线状构造产状要素 2 水平岩层 3 倾斜岩层与“V”字形法则 4 岩层接触关系 5 不整合接触的类型、识别标志及其构造意义 面状构造产状要素(1/3) 走向(strike): 倾斜面状构造与水平面之间的交线叫做走向线;走向线两端在空间所指的方向即为该倾斜面的走向。在地理方位中有两个参数(相差180°)可以用来表示同一个面状构造的走向. 产状的表示方法体系 1)方位角表示方法 以北为0?并作为唯一参照点坐标, 顺时针一周为360?,东为90?,南为180?,西为270? ,北为360?. 用1-360?数据直接表示走向、倾向、倾伏向等 图示法:长线表示走向 短线表示倾向 数值表示倾角 数字法:135 °?60 ° 真倾角与视倾角的关系 同一倾斜平面的视倾角小于其真倾角 侧伏角:直线与所在平面走向线所夹的锐角 侧伏向:构成锐角的走向线那一端方位 水平岩层特征 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老地层在低洼处,新地层在高处 地层厚度等于顶底面标高之差 出露宽度与地层厚度和地面坡度有关 跨越沟谷时,地层弯曲趋势的总体规律 3.2 倾斜岩层出露宽度的影响因素 岩层厚度与出露宽度概念 1 地面坡度以及坡向与倾向之间的关系 倾斜岩层出露宽度的影响因素 2 地层倾角 3 地层厚度 1669年,丹麦学者Steno提出 原始水平律: 地层沉积时是近于水平的,而且所有的地层都是平行于水平面的(水平摆放) 地层叠覆律: 原始地层自下而上是从老到新的(上新下老) 原始侧向连续律: 地层在大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是连续的,或者延伸到一定的距离逐渐尖灭(侧向连续)。 Parallel unconformity/disconformity 平行不整合 上、下地层产状一致 上下地层之间存在沉积间断(即地层记录缺失) 经常可见古风化壳、古土壤等 周口店新元古界青白口系景儿峪组与寒武系之间的 平 行 不 整 合 周口店中、上元古界之间的 平行不整合 不整合研究实例——西藏羌塘盆地 羌塘盆地白垩系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 不同构造层褶皱形态恢复 褶皱形态恢复得出白垩纪以来南北向挤压-收缩作用造成侏罗系构造层发生7.7%的缩短作用;而侏罗系构造层由于褶皱作用造成的变形缩短率达23.2%——盆地内大型背斜构造也是在这一时期基本定型、定位。 大地构造意义 雪山组:古生物学、年代地层学和磁性地层学证实雪山组海相地层的时代主体为晚侏罗世(Kimmeridgian期——早白垩世早期 阿布山组:下部火山岩75.9±0.5Ma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其时代为晚白垩世晚期(Campanian期),雪山组和阿布山组时代表明 结论:羌塘盆地在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晚期间发生了强烈的造山运动 角度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的平面和立体图解 Middle Australia Cambrian Middle Yanshan Belt, K/J 角度不整合形成过程示意图解 变形、变质作用、岩浆侵入与火山活动的特征和活动期次等,均存在显著差异 不整合的类型及其形成过程 ——不整合的地质意义 地层接触关系 三、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地层划分:根据地层的特征和属性(如岩性、化石和不整合面等)将地层划分成大小不等的单位。 化石层序律(Principle of fossil succession) 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时代相同。 William Smith (1769-1839)----地层学之父于1817年提出。 地层对比:表示地层特征或地层位置是否相当。 根据所强调的侧重点的不同,有不同种类的对比 同位素年龄测定是根据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原理进行的。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释放出能量并转化为终极元素。 岩石地层单位的级别 Hierarchy of lithostratigraphic units 群 Group-两个或多个组 组 Formation-岩石地层学的基本单位 段 Member-组内命名的岩石实体 层 Bed-段内或组内命名的独特岩层 命名/Nomenclature of lithostratigraphic units 群和组:大都以建群、建组剖面所在的地名命名,如:长城群(Pt),融县组(D3) 段和层:大都以岩性命名, 如:砂岩段, 灰岩层. 2 .生物地层单位/Biostratigraphic Units and their Main Types 生物

文档评论(0)

挺进公司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