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10参考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评10参考资料

国歌奏唱,就该“立规矩”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规范国歌奏唱礼仪的实施意见》,意见规定了国歌的奏唱场合,对国歌奏唱的礼仪作出了一般要求。尤其引人关注的是,要求娱乐、商业、私人婚丧和非政治性节庆等活动不得演奏国歌。 意见公开之后,人们纷纷点赞,正如一位网友所言:“国歌,乃是国魂之歌,恭敬之心,不可不诚!出台新规,正当其时。”不过,也有不同的声音,有网友就认为,演奏什么,本是个人自由,政府没必要把规定定得这么严。这种观点,似是而非,并没有理解国歌所承载的深刻内涵。 夫礼者,理也。形式化的礼仪,背后乃是神圣的“礼义”。规定国歌的演奏礼仪,其根源,正在于国歌的神圣意义。任何一首国歌,其体现的都是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联合民主党派召开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会上,有代表提出对《义勇军进行曲》歌词进行修改,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则认为,原词不变,更能体现“居安思危”的思想。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所内蕴的,正是近代以来,中华人民奋力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的不屈意志和不懈努力,“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全部奋斗”。可以说,国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精神的“结晶体”。我国以宪法的形式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原因也正在于此。 事实上,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为国歌奏唱“立规矩”,乃是国际通例。俄罗斯就对国歌礼仪有着明确规定。比如,在国歌正在演奏时,每个俄罗斯公民都应该摘掉他的帽饰,如果有俄罗斯国旗出现,还应该面向国旗,等等。甚至在2004年,俄罗斯总统普京惩罚了他们的国家足球队,原因是有队员在欧锦赛比赛开始前的国歌演奏仪式上,被拍到在嚼口香糖。孟加拉国也明文规定,禁止将国歌用于手机铃声或其他商业用途。 “礼者,人道之极也。”对国歌礼仪的规定,只是第一步。国歌,不仅要奏响在学校、机关、体育场等空间,更要奏响在每一个人的心间。而这,需要每个人以“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的自觉,从我做起,遵守国歌礼仪的国家规定。 可以“低头”,别丧失专注 今日中国的一大景观,就是人人成为“低头族”。无论在地铁里、马路上,还是在大学的自习室、医院的候诊区,到处都是低头看手机的人。智能手机似乎成了一个魔盒,人们像贪心的猎人般不停追逐魔盒里释放出的兔子,最后被带入幽暗的森林深处,四顾茫然。 这片一望无际的信息森林,叫做移动互联网。这是一个崭新的领地,历史和经验无法给我们太多指导。专家说,人类从直立行走到2003年所创造的知识,总计才5艾字节(1艾字节=10亿GB);而2015年,全球网络数据流量每年就将达到966艾字节。当信息的汪洋大海呈现在方寸之间的手机上,无处不在地环绕于我们周围,又怎能不带来生活方式的冲击? 对“低头族”最严厉的批评,来自忧心忡忡的人文主义者。他们认为,智能手机破坏了人的主体性,使人丧失了全神贯注的能力。美国小说家冯尼格曾在上世纪的一篇科幻作品中描述:未来的人们为了弥补智力上的不平等,要求高智商的人在耳中佩戴微型干扰器,每隔20来秒便放出刺耳声响,使他们无法深入思考任何问题。而现在,手机仿佛是每个用户的干扰器,每一次提示音的响起,都像一个强行插入的休止符,无论你此刻是刚端起一杯沏好的茶,还是正沉浸在思接千载的阅读中,都需要停下来,查看新的信息。 不可否认,移动互联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驾驭技术、适应时代而不是消极躲避,才是正确的态度。事实上,历史上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出现,都会有人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批评它。当印刷术带来报纸的普及、当电视机开始占领客厅时,都能听到这些被称为文化保守主义者们的愤怒谴责。而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迄今为止,尚未有哪种技术像移动互联一样,对人们的注意力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拥抱新技术,同时捍卫我们的专注力,是移动互联时代降临时需要一起出击的两条战线。 专注力是健全人格得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创造任何一项文明的基础。《庄子·达生》里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孔子到楚国去,在林中看到一位驼背老人正用长竿粘蝉,如臂使指。孔子惊讶之下向老人求教,老人说,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左顾右盼,绝不因任何事情改变对蝉翼的注意,经过长期练习,自然会成功。孔子听后,对弟子说了一句流传久远的话: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这八个字,后来也有人用在围棋大师吴清源身上,意谓心志不被分散,才能凝神聚气。对需要专注工作的每一个人来说,这句话都值得听取。 智能手机只是信息化社会的一个符号或者缩影,怎样在碎片化的时代思考,如何涵养宝贵的专注力资源,才是真正要紧的问题。早在30多年前,当代艺术家谢德庆就曾完成过一系列惊世骇俗的行为艺术作品,其中一项是:每小时打一次卡,一天打24次,坚持一年。他试图以这种方式提醒人们,现代生活可能被切割成怎样的碎片。我们在生活和信息的碎片中穿行,也需要在碎片中补缀生命的意义,拼凑完整的价值图景,让时光不必像斑驳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