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呼吸科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方案2
风温肺热病、咳嗽(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病史及发病特点:起病急,传变快,病程短,四季发病,以冬春多见。
(2)临床表现:发病初起,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咳痰不爽、头痛、舌边尖红、苔薄黄或黄白相兼、脉浮数,或高热烦渴、咳喘胸痛、咯痰色黄或带血丝、舌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3)主要体征:肺部局部叩诊可有浊音,听诊呼吸音降低或有湿罗音,或有支气管呼吸音。
(4)主要辅助检查:肺部X线可有炎性改变;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或中性增多。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10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发布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 湿性啰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5)胸片检查:片状、斑片状浸润影,或间质性改变;
凡⑴-⑷项中有任何一项,加第⑸项者,并排除其它引起肺部阴影之疾病,可诊断。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归属中医咳嗽及肺热病辨证范畴
1.风热犯肺:
主症:发热重,恶寒轻,咳嗽痰白、口微渴,头痛,鼻塞;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2.风寒犯肺:
主症:咳嗽声重,痰稀色白,恶寒,或有发热,无汗,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3.风燥伤肺:
主症:干咳少痰,咳痰不爽,温燥:鼻咽干燥,口干,舌尖红,苔薄黄少津,
脉细数。凉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淡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
4.痰热壅肺:
主症:高热不退,咳嗽,咳痰黄稠或咳铁锈色痰,胸痛,呼吸气促,口渴烦躁,
小便黄赤,伴见大便干燥或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滑数。
5.痰浊壅肺证:
主症:咳嗽,咳声重浊,胸闷,咯白粘痰,伴有疲倦纳呆,腹胀,大便溏,
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6.正虚邪恋证:
主症:干咳少痰,口燥咽干,腹胀,神倦纳差;舌淡红苔白腻,脉细滑。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风热犯肺证:
治法:宣肺透表清热解毒=0级;2分=Ⅰ级;4分=Ⅱ级;6分=Ⅲ级;8分=Ⅳ级。
(2)咳嗽:_ 分
(由患者每天根据自己的症状,对照分表进行判断计分 日间咳嗽症状 夜间咳嗽症状 0 无咳嗽 无咳嗽 1 1~2次短暂咳嗽 仅在清晨或将要入睡时咳嗽 2 2次以上短暂咳嗽 因咳嗽导致惊醒1次或早醒 3 频繁咳嗽,但不影响日常活动 因咳嗽导致夜间频繁惊醒 4 频繁咳嗽,影响日常活动 夜间大部分时间咳嗽 5 严重咳嗽,不能进行日常活动 严重咳嗽不能入睡 =0级;1分=Ⅰ级;2分=Ⅱ级;
(4)胸闷痛:_ 分
胸闷痛指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VAS调查采用一条长10 cm的直线,两端分别表示“无痛”和“无法忍受的剧烈疼痛”,被测者根据自身疼痛情况,在该直线上做相应标记,距“无痛”端的距离即表示疼痛的强度。
基本的方法是使用一条长约10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临床使用时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病人,让病人在直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医师根据病人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出分数,临床评定以“0~2”分为“优”,“3~5”分为“良”,“6~8”为“可”,“8” 分为“差”。临床治疗前后使用同样的方法即可较为客观的做出评分,并对疼痛治疗的效果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滤油器体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doc VIP
- 2025年3月22日山东事业单位统考《行测》真题(含答案).pdf VIP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第一学期).docx
- 建设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如何建立.docx VIP
- 苯妥英钠的合成.pdf VIP
- 中国糖尿病肾脏病基层管理指南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答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与高质量发展》(1).pdf VIP
- 2024年全国中考数学考试大纲 .pdf VIP
- 聚乙酸乙烯酯乳液(粘胶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pdf
- 体外膜肺氧合ECMO讲解.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