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与基本病变技巧.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关节解剖与基本病变 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曾 辉 骨关节的检查方法 检查的方法有: 平片、CT、MRI、血管造影、 核医学及超声检查,主要是前 三种检查方法。 CT检查 平扫 层厚一般5mm或10mm,而且同一层面应有骨窗和软组织窗 脊柱需根据定位像标定的层面和方向进行 扫描 螺旋扫描:三维重建 增强扫描:病灶及其周围软组织有无强化、强化程度、及有无坏死等。 螺旋CT三维重建 骨关节的检查方法 MRI检查 平扫:根据部位选择体线圈或表面线圈 自旋回波(SE) 快速自旋回波(FSE) 脂肪抑制T1WI和T2WI 层面方向:横断面、冠状面、 矢状面和斜切面等。 增强扫描:增强扫描目的和意义与CT同。动态增强扫描可了解病变血液灌注,帮助定性。MR灌注、波谱等新技术。 骨关节的检查方法 骨关节的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总结) 比较影像学重要性在于优化检查方法,节约卫生资源 X-线平片是骨关节诊断的基础 CT检查:清楚显示解剖关系,密度分别率高,对骨化和钙化敏感,较准确的确定病变的范围、部位和病灶的内部情况 MRI:能清楚的显示软组织、韧带、软骨和骨髓;很好的显示肿块、出血、坏死、水肿和出血等征象。但对钙化和骨化不如CT敏感。病变信号多缺乏特异性 MRI和CT是骨、关节疾病诊断重要的诊断手段 核医学 骨关节诊断应很好的结合平片,CT和MRI。 正常骨结构 组织学结构 骨膜:骨内膜----骨髓腔内 骨外膜---皮质表面 骨质: 骨松质---骨干皮质 骨密质----骨骺端 骨髓:骨干髓腔 骨松质小梁间隙 正常结构 1)骨骺: 位于骨端或某些突出部位,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骨化 初期为一个或多个小点状, 然后逐渐增大形成骨松质 边缘由不规则渐变为光整,最后与骨干愈合连成一体 2)干骺端: 为骨骼生长最活跃的部位,骺侧为一不规则的致密线 3) 骨骺板和骨骺线 干骺端和继发骨化中心间的软骨影 儿童期为一较宽的透亮带(骨骺板) 骨骺板渐变窄显示透亮线(骨骺线) 4)关节间隙: 5)骨龄的估计:骨骺出现和骺线消失有一定的时间规律 健康儿童的骨发育速度有个体差异 同体两肢体骨化中心出现也有差异 骨骺闭合时间绝大多数是两侧对称 男性骨化中心出现时间要晚于女性 骨的发育 膜内化骨:颅盖骨、面骨、锁骨和下 颌骨的一部分 软骨化骨:颅底骨、躯干、四肢骨骼和 下颌骨骼的一部分 基本病变:骨膜及骨膜增生 periosteal proliferation 骨膜及骨膜增生 骨膜及骨膜增生 良恶性骨膜增生的鉴别 良性 恶性 形态 线状 放射状, 层状 花边状 花边状, Codman三角 范围 广泛 较局限 增生骨膜 是否进一 不破坏 可进一步破坏 步破坏 骨质基本病变 骨质破坏 骨质软化 骨质疏松 骨质增生硬化 骨质坏死 骨质及骨质基本病变(骨质破坏)destruction of bone 病理:局部骨组织被病理组织所取代而造成骨组织缺失(无机成分与有机成分均缺失),可分为膨胀性骨质破坏,一般为良性;溶骨性骨质破坏,一般为恶性。 病因:炎症、肉芽肿、肿瘤或肿瘤样变 骨质破坏是骨关节最重要的征象 骨质及骨质基本病变(骨质破坏) 骨皮质 正常X-线、CT均为 高密度 MRI:T1WI、T2WI 均为低信号 骨质及骨质基本病变(骨质破坏) 骨松质 溶骨性破坏,膨胀性破坏 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取代的骨组织缺失 可由病理组织本身直接使骨组织溶解消失 或病理组织引起破骨细胞生成和活动亢进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