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曹操与曹植散文的比较研究11
曹操与曹植散文的比较研究
摘 要:曹操和曹植两父子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历来为研究者重视,然而研究者都偏重其诗赋,散文被冷落一旁。为此,本文以曹操与曹植散文为研究对象,试图从艺术风格和思想内容两方面对曹操与曹植的散文进行比较,理出其散文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并且分析探究产生其联系与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曹操;曹植;散文;比较研究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亦是一个散文的国度。散文是一种古老的文体,其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但是我国的散文研究一直处于边缘化,对建安时期依然。建安时期堪称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曹氏家族、建安七子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历来学者对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歌方面,散文研究却处于滞后状态。曹操、曹植的散文是建安时期散文创作的代表。对曹操与曹植的散文进行比较研究,既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曹操与曹植,更可以让我们通过他们的散文以窥见建安散文创作的全貌。这对于我们研究建安时期的散文有重大意义。
一、曹操与曹植散文风格各异
(一)曹操散文主要表现出通脱的风格。
鲁迅说:“通脱即随便之意,此种提倡影响到文坛,便产生许多想说什么便说什么的文章”。以《明罚令》为例:“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十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子胥沉江,吴人未有绝水之事,至于子推独为寒食,岂不偏乎?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今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岁半刑,令、长夺一月俸”。并州人为纪念介子推被烧死,冬至后寒食一百五十日,但是吴人并未因子胥沉江而拒绝喝水,显然寒食是陋习。再加上冬至之后的一百多天正是并州中最冷的时期,寒食会让类弱者难以承受,所以于情于理这样的习俗都该废除。曹操的通脱于此可见一斑。
曹操的通脱文风更表现在他颁布的求贤令中。《论吏士行能令》、《求贤令》、《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举贤勿拘品格令》等求贤政令一再表示“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品德是不重要,甚至“或堪为将守,负侮辱知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又治国用兵之术”之人,也一样是人才。在重礼教的时代由此言论,是很大胆的 。
而最能显示曹操通脱文风的应属他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以病还。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后征为都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胜,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俸侍周室也”。此文是曹操现存最长的一篇散文,“《述志》一令,似乎欺人,未尝不抽序心腹,慨当以慷”。文章虽以序心腹的口吻写来,但依然掩饰不住他的傲然之气,“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样的话也只有曹操才可以说出来。正如鲁迅所说:“在曹操本身,也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可惜他的文章传的很少。他胆子很大,文章从通脱得力不少,做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
(二)曹植散文表现出文才富艳的风格。
如果说魏晋时期曹丕、七子的散文在逐渐走向丽化,那么曹植则将这种骈俪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以其抒情小赋《闲居赋》为例:“何吾人之介特,去朋匹而无俦。出靡时以娱志,入无乐以销忧。何岁月之若惊,复民生之无常。”他质问的说:为什么我会这么孤独,既没有朋友也没有伴侣。出去不能让心情愉悦,回来也无法消除自己的忧愁。这种忧伤从何而来?岁月惊人的流逝,人生又如此地无常,当是他闲居时感伤的原因。而人世之反复无常更叫人无措。春天是复苏的季节莫如驾车去看春景:“登高丘以延企,时薄暮而起雨。仰归云以载奔,遇兰穗之长圃。冀芬芳之可服,结春蘅以延伫。入虚廊之闲馆,步生风之高庑。践密迩之修除。即蔽景之玄宇。翡翠翔于南枝,玄鹤鸣于北野。青鱼跃于东沼,白鸟戏于西渚。遂乃背通宇,对绿波,藉文菌,翳春华”。春雨、兰穗、闲馆、高庑、修除、玄宇、翡翠、玄鹤、青鱼、白鸟,万物皆自然和谐。这些句子简直给我们描绘一幅优美的诗画。此类抒情赋虽小,但丝毫掩盖不住曹植的才情。
曹植的文才富艳文风更体现在写于黄除年间的《九愁赋》。此赋的愁情是由突然而至的疏远牵引出的,整篇文章追忆了他当时不得不离开旧都的深曲幽婉之心态。曹植用“含哀”、“惨毒”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