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_均相催化原理与应用-3摘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硕士_均相催化原理与应用-3摘要

碳-氧键和过渡金属的氧化加成 A. Yamamoto: 碳-碳键的氧化加成 C-N,C-P,O-H,N-H键的氧化加成反应 水解反应, H-O These reactions are not limited to transition metals; perhaps the most familiar oxidative addition is the formation of Grignard reagents but it can occur whenever an element has two accessible oxidation states two units apart. 加成反应并不限于过渡金属!! 消除基团位于邻位,金属处于高氧化价时,还原消除就越容易。 方法:可以在配合物中添加吸电子性的取代基,如,烯烃。 促进消除反应的方法: (1)吸电子烯烃 (2)CO ( π- acid ) 从结构上来看,吸电子烯烃能接受金属d电子的反馈, 是一种p酸,除吸电子烯烃外,其它的p酸也能促进还原消除反应,最常见的是CO,在反应体系中通入CO即能促进还原消除。 ?(3) 加 热能促进还原消除反应。 (4) 正电荷有利于还原消除 烯烃与金属配位,增加金属对烯烃的反馈能力,使 R—M上电荷密度降低, R—M键被活化,常温下即可发生 消除反应。 插入反应与 H 消除反应 O 一、插入反应(双键活化的重要途径) 对称烯烃的插入 插入M-R可以有二种方式: 插入反应(烯烃活泼时) 烷基转移(R活泼时) 不对称烯烃的插入反应有二种情况: 1 马可夫尼可夫加成 配合物中+?加到不对称烯烃氢原子多的碳原子上; 配合物中-?加到不对称烯烃氢原子少的碳原子上。 2 反马氏加成 发生反马氏加成的原因是由于配位使双键碳原子上的电荷(?+、?-)发生了改变。靠近CH2-一头的?*反键轨道较小,反馈的电子也少,从而显?+。见下图: * 均相催化原理与应用 Part 3 华东理工大学 侯震山 2015.11.19 催化原理课程 复习前面的内容: 配位(晶体场)理论 轨道能级分裂(四面体,八面体); 分子轨道理论(?键,?键的形成) 高自旋,低自旋化合物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方法 配位催化 配位体的电子效应 配合物中其他的配位体能对反应物产生影响,从而影响配合物的催化性能,这就是电子效应。 在电子效应中有一个对位(trans)效应。如平面四配位的Pt(II)配合物, 配位体A被其它配位体取代的速度,受到在对位上的配位体X的影响 在配位体或生成物的解离为反应的控制步骤时,若使用有强对位效应的配位体,则往往能提高反应速度。 配位催化是在反应过程中经由催化剂 与反应物之间的配位作用而达成的。 配位催化(配位络合催化、络合催化)由Natta在1957年提出,含义:单体分子与活性中心配位络合,接着在配位界内进行反应。 配位催化的机理特征: 反应在催化剂活性中心的配位界内进行 或反应中至少有一个反应品种是配位的 配位催化技术的主要优点: 1.高的选择性。因为配位催化剂的配位基可以适当地选择,使金属原子周围具有特定的电子与空间性质,从而对反应物的配位催化具有方向性。 2. 高的活性。均相催化剂每一个分子均有活性。 3. 反应条件比较温和,因而能耗低。 4. 在理论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催化过程的活性中间物较多相催化容易,动力学研究也较便利,从而以此来阐明多相催化的反应机理。 基元反应 (1) 配体的配位和解离反应 (2) 氧化加成和还原消除反应 (3) 插入反应和消除(反插入)反应 (4) 和金属结合的配体的反应 配体的配位和解离 配位不饱和与加成反应 当dn配合物配位数低于理论上饱和配位数时,称为配位不饱和。实行配位催化的前提是在配合物留有空位,即配位不饱和,从而实行空配位加成: 对于M(d6),将进行d2sp3杂化后,实行6配位 空配位的形成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a. 配合物不稳定,配体的脱落,如三苯基膦(Ph3P): b. 潜在空位(如溶剂S所占的部位): c. 辐射加热,配位体解离。 例: Fe(CO)5 ?? Fe(CO)4 + CO d. 对称性改变出现空位:如:四面体 ??八面体 Cp: 环戊二烯基 K 值 大, 太 稳 定, 活 性 小 K 值 小, 太 不 稳 定 合适K值!!! 对有机合成有用的络合物 (1)易 生 成 配 位 饱 和 的 络 合 物 而 分 离 纯 化. (2) 这 络 合 物 在 特 定 的 条 件 下 易 于 解 离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