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道教文化[精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榆中道教文化[精选]

榆中道教文化 榆中县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以及宗教旁门高灯会(普渡门)。其五教中最早传入兴隆山的宗教是道教,始于东汉桓帝永寿年间,四川鹤鸣山人在兴隆山传播张道陵道教理论,始有人在兴隆山修行,此后,历代绵延不绝。佛教于汉明帝时传入我国,东晋十六国时乞伏炽磐在尖山东山堡下修“千佛洞”,唐贞观时佛教盛行,新营有十二寺,苑川有三寺,麻家寺一带有三寺。伊斯兰教于清乾隆八年(1743)传入榆中。基督教始于清末光绪年间由三角城乡大兴营村人沈学廉引入。迄至今城关镇教堂有信徒500多名。纵观历史,道教为兴隆山宗教活动的主体,所以,史称兴隆山为道教名山。 道教源于殷商时代卜筮吉凶的巫师。汉成帝时(前32—前7)方士甘忠将黄帝、老子(合称黄老)的道教学说与儒家谶纬学说的具体内容相结合,作了《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太平经》的出现与传播,标志着道教的形成。道士形成于战国时期,时齐人邹衍以五行阴阳学说解释“知仙方”、“炼丹术”,此“神仙方士”逐渐变为道士。道士宗派较多,存在时间较长的有两大派:一是张道陵(34—156)创始的“天师道”,又称正一派、正一道、阴阳,不出家,不蓄发,可吃荤、娶妻;二是宋代陕西咸阳人王重阳(1113—1170)创始的“全真派”,称道士,住道观,蓄发挽髻。道观首建于武帝封二年(前109),“公孙卿上言武帝:‘今陛下可为观如缑城,置脯枣,神人宜可致也,且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则作蜚廉桂观,甘泉则作盆延寿观。使卿持节设具面候神人”(《史记?封禅书》)。 兴隆山道观发祥于何时,尚无准确文字记载。据道士武宗贤回忆,兴隆山自在窝有本《神仙纲鉴》说,东汉张道陵传道时,兴隆山就有了庙宇。而另一种说法是始于两晋。“唐宋时香火兴旺,称”洞天福地“(《栖云笔记》)。清代盛期共有道观七十多座,房屋近千间。顺序按”神“的尊位高低由上到下依次排列。东峰有虚皇殿,祀虚皇道君(元始天尊);玉皇殿,祀玉皇;杨泗将军殿,祀杨羲;太白泉,祀太白金星;三官殿,祀道教最先奉祀的神祗,即天官、地官、水官;三教洞,祀孔丘、释迦牟尼、李耳;无量祖师殿,祀无量太华天尊;老君殿,祀李耳;孙真人庵,祀王重阳弟子之七孙不二(女、清静派);娘娘殿,祀天竺人韦古道;灵官殿,应祀都天灵官王善,而兴隆山却《封神演义》中的赵公明;关圣殿,祀忠孝节义烈士关羽;山神洞,祀烛龙;龙王庙,祀传说中主管降水之神——龙王敖广;混元阁,祀上清灵宝天尊;斗母宫,祀北斗众星之母女神——”先天斗母大圣元君“,又称园明道母天尊(即斗姆、北斗星);雷祖殿祀太乙雷声应化天尊,并称都天纠察大灵官(又称作黄帝之妻,乃误);寿星庵(女道士住持称庵),祀南极长生司命真君,并称南极真人;三清殿,祀玉清境清微元天尊、上清境禹馀天灵宝天尊、太清境大赤天道道德天尊;七真殿,正殿祀王重阳七个弟子:马钰(后开遇派)、谭处端(南天派)、刘处玄(随山派)、丘年机(龙门派)、王处一(嵛山派)、郝大通(华山派)、孙不二(女、清净派);东西两侧殿祀南五祖张伯瑞、石杏林、薛道光、陈泥丸、白玉蟾,北五祖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灵官殿,祀王善;二仙洞祀秦致通、李致享;三圣洞祀轩辕、苍颉、文昌;朝元观祀吕洞宾;丘祖阁祀长春真人丘处机;土地祠祀土地;北峰东岳台东岳殿,祀东岳大帝,全称为东岳天齐仁圣大帝,又称东岳天齐大帝、东岳泰山君、邦都大帝;救苦殿,祀太乙救苦天尊;还有六曹殿、十王殿、白云观、五龙宫、财神殿等。谷底有总神殿祀”十天尊“:东方玉宝皇上天尊,南方玄真万福天尊,西方太妙至极天尊,北方玄上玉宸天尊,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东南方女子生度命天尊,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上方玉虚明皇天尊,下方真皇洞神天尊和混元老祖等。 道教宗派最大的有四个,其中真大道与太一道在元明时衰败,只存全真派和正一派。全真派指出家道士,以王重阳为教祖。正一派道士民间俗称天师道,以张道陵为教祖。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孛儿只斤铁穆耳授天师道传人张宗寅次子张玉材(第38代天师)为”正一教主“。从此”天师道“又名正一教、正一道。一般不蓄发,可吃荤、娶妻,主要从事斋醮、诵经、做道场和察看风水、划穴安灵、卜吉凶等。 兴隆山道观均由全真派道士主持。唐前无考,宋有秦致通、李致享为全真派第17代。其辈次为:怀玄抱真,道合无为,养素守默,保光图和,致虚冲阳,承化弘先。 清乾隆、嘉庆年间刘一明为全真龙门派(龙门派由王重阳弟子丘处机所创)第11代弟子。其辈次为: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元明,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惟懋,希微衍自宁,住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虚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宝新,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光生,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 兴隆山由全真龙门派第12代弟子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