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㈢ 抗菌法 1、70%酒精:常用于皮肤消毒,并有脱碘作用。 2、碘酊:用于皮肤消毒。杀菌力强。 3、0.1%新洁尔灭:用于皮肤和金属器械的消毒。 无菌术 * 4、0.1%洗必泰(氯已定):毒性和刺激性小,杀菌能力强。 5、碘伏:用于皮肤消毒,杀菌作用可保持2~4小时。 6、10%甲醛:用于塑料制品、输尿管 导管和有机玻璃的消毒。40%甲醛可与高锰酸钾混合用于熏蒸消毒。 无菌术 * 注意事项: ⑴ 浸泡前清洗干净。 ⑵ 消毒物件要全部浸泡在溶液内。 ⑶ 有轴节器械要张开。 ⑷ 使用前冲洗干净浸泡液。 无菌术 * 复习思考题 1、无菌术定义是什么? 2、外科学研究的范畴是哪些? 3、我国在外科学领域中哪些成绩处于国 际领先水平? 4、高压蒸气灭菌法应注意哪些事项? 5、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是哪些? *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外科学发展简史 外科学定义: 主要研究外科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手术技能以及术前术后处理的一门临床医学科学 * 外科学的范畴 ㈠ 损伤 由暴力或其他致伤因子引起的人体组织破坏。 ㈡ 感染 致病的微生物或寄生虫侵袭人体,导致组织、器官的损害、破坏,发生坏死和脓肿。 绪论 * ㈢ 肿瘤:绝大多数肿瘤需手术处理。 ㈣ 畸形: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㈤ 其他性质的疾病 1、器官梗阻。 2、血循障碍。 3、结石形成。 4、内分泌功能失常。 绪论 * 外科学的主攻方向 1、恶性肿瘤。 2、心脑血管疾病。 3、脏器移植。 4、人造器官。 绪论 * 一、国外的外科学发展简史 石器时代的人类即已开始应用石针、砭石治疗创伤、止血和脓肿切开引流。 古代的外科学则发端于经济文化发达的文明中心(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 如远在公元前3000年~1500年,古埃及及巴比伦人已能施行肿瘤切除、截肢、骨折外固定等手术。 绪论 * 在长达一千年的中世纪,由于宗教神学对解剖研究、外科手术的严格限制,加之以“液体病理学”的统治地位,外科学几乎停滞不前。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外科学开始了进一步完善、发展,一批杰出学者为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绪论 * 17世纪,英国的Harvey首次提出体循环、肺循环,并创立了活体解剖这一生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使生理学成为新学科,并进一步强化外科诊治中的整体观念。 18世纪,意大利的Morgagni,法国的Besar,德国的Wirchow先后创立了器官病理学、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使外科学的科学基础更为坚实。 绪论 * 现代外科学奠基于19世纪40年代,先后解决了手术疼痛、伤口感染和止血、输血等问题。 进入20世纪,由于以空前发展的先进科技和现代工业为物质基础,以唯物辨证法作为思想指南,使现代外科学进入了日新月异,蓬勃发展阶段,并表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绪论 * 1、医学模式已发生了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2、电子化、自动化的诊疗设施不断推陈出新。如影像检查系列化,全自动生化分折仪等。 绪论 * 3、外科学作为博大精深的学科,在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如ICU的建立,实行了外科、内科、麻醉科重组,大大提高了抢救质量。 4、现代外科治疗同时向扩大化与缩微化两个方向发展。 绪论 * ⑴ 扩大化:①手术治疗范围不断扩大(如先心病治疗);②手术规模在某些领域已扩大化(如腹部联合器官切除术)。 ⑵ 缩微化:指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外科手术新领域。如微创外科,整形外科等。 绪论 * 5、实验外科的发展。 6、分子外科学正处于萌芽状态。 7、计算机与通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当代外科的进步。 绪论 * 二、我国外科学发展简史 我国外科学已有悠久历史: 远在伏義氏时代即有被称为“九针”的石制外科、针灸器械。 公元前1400年的殷商甲骨文中,发现过“疮”、“疥”等字样;殷商时代的《卜辞》中记载了手、足、耳、鼻等13种外科疾患。 绪论 * 周代已有专门的骨伤科,从事外科工作的称“疡医”。 汉代名医华佗(公元141~203年)创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后施行开腹术、剔骨术。 绪论 * 自南北朝起,历代医家对金疡(刀、剑等战伤)、正骨、痔漏、疮毒等的著作逐渐丰富,其中有许多处理和认识至今仍相袭用。 绪论 * 现代外科学传入我国约有150年的历史,然而旧中国的外科水平一直处于落后状态。类似胃大部切除术、肾切除术等稍大手术只能在几个城巿的几个大医院进行,外科医生也很少。 建国后,外科技术不但得到普及,并且在普及的基础上有了显著的提高。外科的发展和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绪论 * 1、新的外科领域如心血管外科、显微外科技术及器官移植正在蓬勃开展,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绪论 *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