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教学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科学教学大

内科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法医学、麻醉、口腔、肿瘤、眼耳鼻喉科学、神经精神、预防医学、妇幼卫生、医学影像、医学心理学等专业用) 贵 阳 医 学 院 二OO四年十二月 前 言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涉及面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也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学科。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集中表达在内科学中;且在临床实践中,内科疾病也最为常见。内科学与临床医学各科、基础医学间的关系甚为密切,因此学好内科学不仅对学习、掌握其它学科有所裨益,而且更是大多数病人的需要。随着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影像学、药理学和药剂学等基础学科的飞跃发展,使内科学也相应进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学习内科应以基础医学和诊断学为基础,在复习、巩固解剖、生理、病理和诊断学等课程的同时,学习这门新课程。在学习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近、以自学为主的原则,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内科学的学习,将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诊治原则诸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为日后学习其它临床学科和从事临床医学实践或基础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顺应当前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实际情况,通过课堂讲授和临床实践(见习和实习),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支性的基础上,运用启发式,循环渐进的教学方法,加强三基训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临床实践,提高和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提高对内科疾病的诊治能力。通过内科学的教学,最终应使学生掌握常见内科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知识和相应的诊治技能,提高对内科疾病的知识和应诊能力,为日后医疗、教学、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大纲供五年制法医学、麻醉、口腔、肿瘤、眼耳鼻喉科学、神经精神、预防医学、妇幼卫生、医学影像、医学心理学等专业用。 内科学授课及其学时数安排 (总学时90学时,大课授课54学时) 讲 题 学时 讲 题 学时 呼 吸 系 统 循 环 系 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2 心功能不全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2 心律失常 4 支气管哮喘 2 原发性高血压 4 肺炎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 呼吸衰竭 1 心瓣膜性心脏病 2 肺结核 2 2 肺癌 2 合计 12 14 消 化 系 统 造 血 系 统 胃炎 2 贫血概述 1 消化性溃疡 2 缺铁性贫血 2 肝硬化 2 再生障碍性贫血 1 原发性肝癌 2 白血病 2 合计 8 6 泌 尿 系 统 内分泌代谢疾病 总论 1 肾小球疾病 盂肾肾炎 2 2 甲状腺机能亢进 2 慢性肾功能不全 2 糖尿病 3 SLE 2 合计 8 6 总计 54 第一篇 呼吸统疾病 支 气 管 哮 喘 目的要求 一、熟悉本病的发病原理,它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可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加。 二、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发症。 三、掌握根据本病的发病原理,不同临床分型,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来阻断哮喘发作的各个环节。 教学内容: 【 概述 】 定义,发作的季节性、发病年龄、性别比较。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一、病因。哮喘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患者个体变应性体质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哮喘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二、发病机制。 1、免疫学机制。 2、气道炎症。 3、气道高反应性。 4、神经机制。 【病理 】 早期无器质性改变。随着疾病发展,肉眼可见肺膨胀及肺气肿,细支气管内有粘液栓,纤毛上皮脱落,杯状细胞增殖等。。 【临床表现】 一、症状。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咳痰。 二、体征。发作时有广泛哮鸣音,呼气延长,严重的可出现心率增快、奇脉发绀等。 【实验室检查】 血液、痰、肺功能检查(通气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PEF测定)血气分析、胸部X线检查,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 【诊断】 诊断标准。 支气管哮喘的分期及严重程度分级。 急性发作期。 慢性持续期。 缓解期。 【鉴别诊断】 1、心源性哮喘。 2、慢支炎喘息型。 3、支气管肺癌。 4、变态反应性浸润等鉴别。 【并发症】 可并发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慢支炎、肺气肿、支扩、肺心病等。 【治疗】 一、脱离变应原。 二、药物治疗。 (一)缓解哮喘发作。 1、β2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 2、抗胆碱药。 3、茶碱类。 (二)抑制哮喘发作: 1、糖皮质激素。 2、LT调节剂。 3、色苷酸钠。 4、其他。 三、急性发作期治疗 1、轻度发作 2、中度发作。 3、重度至危重度发作。 四、哮喘的长期治

文档评论(0)

80092355k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