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复习资料绪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免疫学复习资料 绪 论 1、名词解释: 免疫:是指机体免除疫病及抵抗疾病发生的能力。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反应。指外来抗原进入机体,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或“非己”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排除异物或对自身成分维持耐受,但免疫过程并不是总是有利的,有时可引起机体损害的生理反应。 2、从正反二个方面阐述免疫的功能。 答: 功 能 生理性反应(有利方面) 病理性反应(有害方面) 免疫防御 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抗原 超敏反应 免疫缺陷病 免疫自稳 清除损伤细胞或衰老的细胞 自身免疫病 免疫监视 清除突变或畸变的恶性细胞 恶性肿瘤 持续性病毒感染 3、了解免疫的类型,并将其特点进行比较 答:免疫的类型有:1、自然免疫性、固有免疫性、先天的或称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先天就有的而且始终存在的防御机制。 特点:(1) 出生时已具备(早) (2) 可稳定性遗传给后代 (3) 作用广泛;无特异性 (4) 个体差异不大 2、获得免疫性、适应免疫性、后天的或称特异性免疫。是机体通过抗原诱导获得免疫应答而产生的对非自身物质包括病原物的抵抗性。 特点:(1)出生后受抗原刺激产生(晚) (2)具有特异性(针对性) (3)一般不能遗传 (4)个体差异大 (5)具有记忆性 第二章 抗 原 1、名词解释: 抗原(Ag):是指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T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免疫原性:是指抗原能刺激特异性免疫细胞,使之活化、增生、分化、最终产生抗体和效应淋巴细胞的特性。 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可在体内外与相应的抗体/|效应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的特性。 AD(抗原决定簇):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性的基本结构或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完全抗原:是指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的物质。如:多数蛋白质分子,细菌病毒等。 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指单独存在时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如:二硝基酚,青霉素 异种抗原:是指来源于另一物种的抗原性物质。如各种微生物、动物的血清。 同种异型抗原:是指来源于同一物种中基因型不同个体的抗原性物质,自身无应答,但可刺激同种其他个体产生免疫应答。如ABO血型抗原。 自身抗原:是指自身正常的组成成分,特殊条件下(如自身组织成分结构改变、胚胎期免疫系统未接触的隐蔽性自身成分暴露)能引起自身免疫应答反应的物质。如晶状体、脑组织等未与淋巴系统接触的成分。 异嗜性抗原:指不同属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表面上存在的共同抗原,即Forsman抗原。 TD-Ag:又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需要Th细胞辅助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一种抗原。如大多数天然蛋白质或细胞抗原(病原微生物、血细胞、血清蛋白等) TI-Ag:又称非T细胞依赖性抗原。指不需要Th细胞辅助就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一种抗原。天然TI-Ag种类较少,如细菌脂多糖、荚膜多糖、聚合鞭毛素等。 类毒素:是指细菌的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制成,失去毒性,保留免疫原性,可诱导机体产生抗体。 DNA疫苗:指通过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编码抗原决定簇的基因插入强启动子的质粒中而制成的疫苗,直接接种的质粒转源后可在宿主内持续表达诱导免疫应答的抗原。 多肽疫苗:是指将病原体抗原基因中已知或预测的有效免疫原的氨基酸序列,经基因工程法或化学法合成多肽抗原制备的疫苗。 重组蛋白疫苗:是指将病原体有效免疫原DNA片段插入原核或真核表达载体,再转入细菌酵母或哺乳动物细胞表达后得到的所需的抗原蛋白。如重组乙肝表面抗原疫苗等。 亚单位疫苗:指去除病原体中与激发保护性免疫无关甚至是有害成分,保留有免疫原成分制成的疫苗。如用乙肝表面抗原→乙肝疫苗,百日咳杆菌丝状凝血素→ 无细胞百日咳疫苗。 2、抗原有何特性?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抗原有两种特性,即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抗原本身因素:a、抗原的理化性质: 分子组成(免疫原性:蛋白质 多糖/多肽 核酸 / 脂肪) 分子大小(物质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分子结构 物理性状(电荷多的免疫原性弱;聚合状态 单体状态;颗粒性抗原 可溶性抗原) b、抗原的异物性:异种物质,同种异体物质,自身物质。 c、抗原的完整性 d、抗原的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 2、抗体因素: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