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
课 程 整 体 设 计
一、课程定位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是阐述林木种苗生产理论和应用技术的一门应用性课程,原属《造林学》范畴,有52年的历史积淀,2000年根据国家职业岗位的划分从《造林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1门课程。
㈠在林业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林业技术是我院的主体专业和特色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林业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由6门专业核心课程、4门专业基础课程、若干门专业素质拓展课程、若干门基本素质拓展课程和9公共课程构成(见表1)。《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属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林木种苗生产和管理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性作用。
表1 林业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一览表
课程类型 课程性质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课程性质 课程名称 文化知识与基本素质课程
40学分 通识
教育
基础
课程 必修
(26学分)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专业知识与素质课程
60学分 专业基础课程 必修
(18学分) 化 学 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森林植物 体育与健康 森林环境 应用文写作 森林调查技术 大学英语 专业核心课程 必修
(30学分)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 计算机应用基础 森林营造技术 基本素质拓展课程 必修
(6学分) 军事理论与实践 森林经营技术 形势与政策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 全校性
选 修
(8学分) 社交礼仪 林业法规与执法实务 书法 专业素质拓展课程 必修
(7学分) 林业数据处理技术 演讲与口才 营林企业经营管理 社会实践 经济林果树栽培 素质拓展活动 选修
(5学分) 林区公路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 食用菌栽培技术 …… …… ㈡教学目标定位
林业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是森林培育工程技术员、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工程技术员、林木种苗工、造林(更新)工、抚育采伐工、造林工程监理员、森林病虫害防治员、林政管理员和天然林保护技术员。《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对应林木种苗工,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林木种子生产技能和苗木生产技能2大部分,共有林木种子采集、林木种子调制、林木种子贮藏、种子品质检验、苗圃区划、苗木培育和苗木出圃等7个分项,种子品质检验和苗木培育又分若干项,技能要求共18项(详见图1)。
图1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技能要求
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广西林业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考虑到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与其它课程的前后衔接,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是:使学生具备必需的林木种苗生产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达到林木种苗工高级工的水平,并且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体体现在:
⑴能进行苗圃设计和组织施工;
⑵能进行林木种子的采集、调制、贮藏和检验;
⑶能较熟练地进行播种、苗木移植和管理;
⑷能较熟练地进行扦插、嫁接操作;
⑸能较熟练地进行容器育苗营养土的配制、装袋置床和管理;
⑹能进行大棚的建造和大棚育苗的管理;
⑺能较熟练地进行培养基配制与灭菌、植物组织培养无菌操作;
⑻能进行苗木调查和出圃操作;
⑼能合理使用除草剂;
⑽能开展育苗项目管理;
⑾具有严谨的学风、良好的职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
⑿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精神与团队意识。
二、教学资源
㈠教学团队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程有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技术服务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⒈教学团队的整体结构合理
⑴“双师”素质教师比例高。教学队伍12人,“双师”11人,占91.7%。
⑵专兼教师比例合理。教学队伍12人,专职教师8人,兼职教师4人,专兼职教师比例2∶1。
⑶学缘结构合理。8名专职教师分别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北华大学5所学校。
⑷年龄结构基本合理。教学队伍12人,51-60岁1人、41-50岁6人、31-40岁4人、30岁以下1人,形成较合理的梯队结构。
⑸职称结构合理。教学队伍12人,副高以上职称8人,占66.7%;中级职称3人,占22.2%;助理级1人,占11.1%。
⑹职业资格证比例高。 4名主讲教师均具有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和技能鉴定考评员职业资格。
⒉主讲教师团队成果丰富
⑴开发的教材(资料)较多。近5年参与开发国家标准1本,主编和参编公开发行教材4本,主编校本教材和培训资料6本;
⑵发表论文较多。近5年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各种论文33篇,有13篇论文获奖。
⑶研究课题成果丰富。近5年来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