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文学[精选]
清代文学绪论(1644—1839) 绪论 一、清代文学的范围 清王朝从1644年定都北京至1911年辛亥革命,共有国267年。不过从1840年鸦片战争始,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历史进入近代 清代文学,指清前期至清中叶的文学: 清前期(1644—1735)清入关——雍正末,包括顺至、康熙、雍正几朝 清中叶(1736—1839)乾隆初——道光19年,包括乾隆、嘉庆、道光20年前 清初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1616年~1626年 天命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 1626年~1643年 天聪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 1643年~1661年 顺治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 1661年~1722年 康熙 清中叶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 1722年~1735年 雍正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 1735年~1795年 乾隆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 1796年~1820年 嘉庆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 1820年~1850年 道光 晚清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 1850年~1861年 咸丰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 1861年~1875年 祺祥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 1875年~1908年 光绪 爱新觉罗溥仪 1908年~1912年 宣统 清代社会的几个特点: 1、皇权空前提高。皇帝集大权于一身,一切重大问题均须皇帝裁决,君臣关系,完全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 2、制定《大清律》、《大清律例》,用极其野蛮的刑法来镇压人民群众的反抗。 3、大力提倡程朱理学,鼓吹封建礼教,豢养“理学名臣”,以禁锢人民的思想。 4、推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编纂大型丛书、类书、字书、设立严密的文网,以拉拢和镇压相结合的政策对付知识分子,使大批知识分子或埋首青灯黄卷之下出入科场;或钻进故纸堆中,为考据而考据;或不幸落入文网,而惨遭杀身抄家之祸。 二、清代思想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1、清初反浮求实学风、经世致用思想,促进了文学社会功用的强调,使创作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关注国运民生。像遗民诗歌忧时伤世,“学人之文”论史求实,戏曲作品趋于雅正等。 2、清代思想文化专制,乾嘉汉学之风日盛,给清中叶文学带来明显消极影响,出现严重滞化现象。如桐城派古文成为正宗, “肌理派”诗歌一时兴盛,历史小说重史轻文,“才学小说”炫学逞能,文学离其本质越来越远。 3、清中叶反传统、尊情、求变、思想解放的人文思潮,使袁枚“性灵说”诗论、诗作的构建,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解放、精神叛逆特色。而《儒林外史》、《红楼梦》中杜少卿、贾宝玉等新人形象,则是人文意识觉醒的生动标志。 三、清代文学发展概况 1、众体皆备,集历代文学之大成 清代文学繁富、驳杂,蔚为大观: 元明以来新兴的小说、戏曲依然兴盛; 已呈弱势的诗、古文,已经衰落的词、骈文重新振兴; 各类文体均有传世佳作。 作家人数最多、作品数量最大 徐世昌《晚晴簃诗汇》:6,168家诗人, 27,669首诗。 钱仲联《清诗纪事》:7000多位诗人。 严迪昌、林玫仪《清词别集知见目录汇编》:两千余家。 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1100多种。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 “就拿文学来讲,周秦以子称,楚人以骚称,汉人以赋称,魏晋六朝以骈文称,唐人以诗称,宋人以词称,元人以曲称,明人以小说、戏曲或制艺称,至于清代的文学则于上述各种中间,或于上述各种之外,没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足以称为清代的文学,却也没有一种不成为清代的文学。盖由清代文学而言,也是包罗万象而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的。” 2、古典形态的诗、词、骈文再度辉煌 ①清诗 前期遗民诗人忧时伤世,关注国运民生,高扬抗清复明,多以史诗般的内容和坚贞崇高节操而称重当时、影响后世。 诗坛大家在诗艺方面多所开创:吴伟业 “梅村体”,王士祯 “神韵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