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勾股术
而依〔清〕数学家徐光启、梅文鼎的看法,勾股术乃西方数学之根本(徐光启著《几何原本序》称:“几何原本者,度数之宗”。又著《几何原本杂议》称:“能精此书者,无书不可精”。梅文鼎著《几何摘要·要目》称:“几何原本为西算之根本”。又著《几何通解》称:“几何不言勾股。然,其理并勾股也。”),《洛书》既为勾股术之源,自然亦便是西方数学根本之根本。
到十七世纪末,欧洲数学家已普遍认识到,数学中特意使用符号具有很好的功效。并且使数学问题具有一般性。不过当时随意引入的符号太多,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符号,实际是这些符号经过长期淘汰后剩下来的。现部分列出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缩写代数符号:
运算或关系 符号 使用者 时间 方根 r Fibonacci (1170~1250, 意) 1202年 加,减 p, m Pacioli (约1445~1517, 意) 1494年 加,减 + , - J.Widman(德) 1489年 减 ~ Oughtred(英) 1631年 等于 = R. Recorde(英) 1557年 等于 ~ Vieta(法) 1591年 等于 μ Descartes(法) 1637年 乘 ′ Oughtred(英) 1631年 乘 Oughtred(英) 1631年 比例 :: Oughtred(英) 1631年 除 ? J.H.Rahn (1622~1676, 瑞士) 1659年 大于,小于 , T. Harriot(1560~1621,英) 16世纪 方括号,大括号 [ ],{ } Vieta 1593年 根号 C.Rudolff 16世纪 乘幂 xn Oresme 14世纪 乘幂 an Chuquet 1484年 指数 a3 Pierre Herigone 1634年 指数 aaa T. Harriot(1560~1621,英) 指数 ax Descartes 1637年 由于时代的原因和清朝统治者的需要,这种不符历史实际的“西学中源”说在清代曾广为流传,并成了延缓西学深入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和统治者维系其王道正统的一个思想武器。梅文鼎的这一错误与其卓越学识的不和谐,乃是当时整个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在西方科技文明的冲击下所处两难境地的一种反映。 然而把梅文鼎的科学活动放在整个清代学术思潮演变的大舞台上加以审视,就会发现他在其中扮演了一个十分关键的角色。梁启超说:“我国科学最昌明者,惟天文算法。至清而尤盛,凡治经者多兼通之,其开山之祖,则宣城梅文鼎也。”①通过梅文鼎这一人物,也可从一个侧面看到中西两种文化由尖锐对立到开始交融的历史过程及其独特的方式。 (二)东方代表人物?
1、徐光启 ( 1562-1633 ) 上海人,是一位明代数学家,主持编着《崇祯历书》,并着有《徐光启集》。他的译着较多,以《几何原本》、《秦西水法》、《测量法义》、《勾股术》最为著名。他是我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的先驱。
如清代数学家梅文鼎就说整个几何学就是勾股术。康熙也说:“阿尔日巴拉即天元术。”所谓阿尔日巴拉即代数学。杨振宁认为,“以后整个清朝有些大学者如戴震、阮元等都欧几里德《几何原本》卷二11题,卷四10题,11题,卷六界说三和30题等,都是研究著名的黄金分割问题.我国清初著名数学家梅文鼎用了十余年时间在《几何通解》(1691年),《几何补编》(1692年)中,用我国古代传统的勾股术和比例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得出了五种作法,这些作法,都比《几何原本》简捷,其中有些作法新颖独特,至今一直被初中几何教科书选用.现依《几何通解》简介如下,另附民间一些圆内接正五边形近似作法.明末徐光启的“以数学为宗、重经济物理”的教育内容新范式,深刻地 影响了清初教育家的理论主张。如陆世仪明确地说:数学是其他各项实学的 基础,“凡天文、律令、水利、兵法、农田之类,皆须用算学者”。因此, 不能将数学仅视为是古代六艺之一,因为这是一门“似缓而实急”的学科, 如果“不知算”或“虽知算而不精”,皆“未可云用世也。”同时,他也积 极吸收西学中的精华,说:“西学有几何用法《崇祯历书》中有之,盖详论 勾股之法也。勾股法,《九章算术》中有之,然未若西学之精。”从此言中, 可看出徐光启思想的影响。明末对西洋科学的介绍,虽然是些微而不足道, 但陆世仪这样的追求真理的知识分子,则从《崇祯历书》中窥见了西方科学, 接受了徐光启“数学乃实学之基”的观点,并认为自然科学知识的范围不当 囿于传统的六艺,还当学习精于中国传统学说的西方科学。而顾炎武之弟子、梅文鼎之学友潘耒(公元 1646—1708 年),更是以数学为经世致用之实学。他说:“数虽居艺之末,而为用甚钜”。“测天度地, 非数不明,治赋理财,非数不核;屯营布陈,非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