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9.11单元测试(五)》练习题.docVIP

七年级语文下册《9.11单元测试(五)》练习题.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下册《9.11单元测试(五)》练习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9.11单元测试(五)》练习题   一、语言运用(20分)   1.选出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2分)   A.拖拽(zhuài)     贮藏(chú) 忧心忡忡(zhǒnɡ)   B.支撑(zhǎnɡ)    砭骨(biān) 怏怏不乐(yànɡ)   C.轮廓(kuò)    锤炼(chuí) 锲而不舍(qiè)   D.泅水(qiú)    凛冽(línɡ) 冻饿之虞(yú)   2.选出书写有误的一项( )(2分)   A.无垠  消蚀   羸弱  遗孀   B.厄运    暗淡   斫痕   帐簿   C.栅栏    栅极   呼啸   匍匐   D.勋章    阴霾   疆域   余暇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履践:踩踏     作践:糟踏   B.告罄:指财物用完     吞噬:吞食   C.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D.毋宁:不如     搁浅:放在水浅的地方   4.给下列句子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1)说话办事非常严肃认真。(    )   (2)姑且用来自己安慰自己。(    )   (3)养足精神,积蓄锐气。(    )   (4)形容非常害怕的样子。(    )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伟大的悲剧》的作者是茨威格,奥地利作家,《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法国的笛福。   B.挪威探险家阿蒙森与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斯科特虽然失败,但也堪称英雄。   C.《登上地球之巅》生动地记述了登山队员们突击顶峰的过程,显示了中国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D.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   6.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2分)   (1)夸父与日逐走:    弃其杖:   (2)问其故: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7.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孰为汝多知乎?   (2)及其日中如探汤。   8.请默写韦应物的《滁州西涧》。(3分)   9.一个小伙子撞倒了一位老人,竟扬长而去。这时有人追上小伙子说:“你的东西丢了。”小伙子连忙回头去找。那人说:“你把老人扶起来,我就告诉你丢了什么。”小伙子没有办法,只好将老人扶起来。   于是那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伙子脸红了。   请把那人说的话写出来。(3分)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   ①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②北京时间上午9时30分,年轻的登山队员——运动健将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一级运动员贡布(藏族)四人,背着高山背包,扶着冰镐,开始向珠穆朗玛顶峰最后的380米高度冲击。   ③突击顶峰的队员们走了大约两个钟头,才上升了约70米。这时,“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④突击队员们沿着第三次行军侦察的路线,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陡滑的岩壁上登攀,他们穿着特制的镶有钢爪的高山靴也难踩稳。在前面开路的屈银华,一连滑倒好几次。他头晕眼花,腰酸背痛,两腿千斤重,但他仍咬着牙坚持前进。   ⑤在接近“第二台阶”顶部最后三米的地方,岩壁变得垂直而光滑。这时,刘连满走在前面开路。他用双手插进岩缝,由于体力不济,身体稍微一歪,便扑通一下跌落到原来的地方。刘连满一连爬了四次,跌落四次,累得他全身像散了架一样。   ⑥大家不得不停下来想办法。这时,刘连满突然想起自己在哈尔滨当消防队员期间,采用“人梯”的办法成功地翻过高墙的经历。他毅然蹲到岩壁前,让别人踩在他的肩膀上,然后慢慢地站起来,让别人的双手能抓住岩壁顶端的支撑点攀登上去。在这样的高度上,做任何一个细小的动作,身体都有严重的反应。刘连满的眼前冒着“金花”,两脚颤抖,呼吸也变得沉重。但是,刘连满一直坚持着。他先把屈银华托了上去,然后又托贡布。最后,王富洲和刘连满借着上边放下来的绳子的帮助,也爬了上去。   ⑦登上“第二台阶”的岩顶后,他们才发觉,由于体力减弱,他们攀登整个“第二台阶”,共花费了五个多小时,而用在攀登这最后三米岩壁的时间,却长达三个小时。   ⑧天色开始黑下来,寒风凄厉地呼啸着。   10.这几段文字依照什么顺序记叙的?(4分)   11.文段①属于什么描写?(4分)   12.从这几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登山队员在登山过程中所面临的有哪几大困难?(4分)   13.要想取得登上地球之巅的伟大胜利,队员们应发扬哪些精神?(6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