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古镇普迹镇.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古镇普迹镇

历史古镇---普迹 湖南省浏阳市普迹镇地处浏阳西部,距浏阳市区35公里,距省会长沙60公里,距株洲40公里,距礼陵40公里。系长、株、浏、礼腹地。行政区域面积178.6平方公里,2004年境内辖9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446个村民小组,12314户,4.2万人。历来盛产粮食、茶油茶叶、鞭炮、夏布、豆豉竹木等土特产。是浏阳河畔一个秀美的山水名镇文明的现代新镇,安全的法制城镇。 悠久的历史孕育着普迹灿烂的文化。普迹的历史可追塑到2300年。1977年在金鸡村庙坡组出土两百余件陶件制品,据专家鉴定为战国时的墓葬品。黄茅尖残碑记述了楚国叶县魏熹辞官在此道成而仙的故事。集镇有跑马塘,相传三国时的关云长失赤免马,在此复而失得。原集镇有个“万寿宫”古庙,庙内祀“灵感普济之神”许逊,因而得名普济市,后谐音演变为普迹市。文明遐迩的“八月会”名噪南七省、北五省,成为中南地区重要的商品市场。境内的花鼓戏、湘剧、皮影戏、龙灯、狮子、竹马灯、蚌壳灯等充实着人们的文化生活; 普迹人杰地灵。1872年建立私立金江书院以来,普迹人民便养成重教育人的良好习惯。而今。普迹学子遍天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例如:娄庆仁,同治七年授封振武将军,光绪17年授湖南提都威振一方。 清维志士谭嗣同唐才常的老师欧阳中酷光绪21年在浏阳文庙后山奎文阁创办算学馆;光绪29年(1903年)授广西思恩知府,31年授广西平乐知府,设平粜,通贸易置学校,成效大著,后任桂林知府,广西提法使。有遗作《瓣姜文稿》传世。欧阳中酷之子欧阳予倩出生于普迹青龙头,12岁随祖父欧阳中酷到北京读书,后毕业于日本成中中学,19岁再东渡,入明治大学商科,后入早稻田大学攻文学宣统二年回国。他先后写过歌、舞、话剧50多部,导演过各类戏剧70多个,编导9部电影故事片,出版了《唐代舞蹈》《欧阳予倩选集》等10多部著作,共数百万字,成为一位著名的戏剧教育、理论、表演家和中国话剧奠基人。表演技术于梅南方齐名,有“南欧北梅”之称。 中国工程院何继善院士,中南工大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就是出生在历史上“关公找马”的地方------普迹镇跑马塘,他于1950年到宁乡县人民银行从事文秘工作,1956年考入长春地质学院,1960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工作,历任地质化验室主任、 地质系副主任、副教授、教授、副校长、校长。以“敬业、勤奋、求实、创新”八字方针管理学校。自编《电法勘探教程》获地质部教材一等奖。他指导博士生、硕士生30多人毕业。1993年获得地质教育最高荣誉奖——李四光教师奖。他出版著作7本,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完成研究项目500多个。荣获国家级、省级奖励28项。1986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992年被被授予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劳动模范。1993年被美国国际传记中心评选为世界名人。1996年获得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湖南科技之星”奖。1872年成立金江学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境内已有将军级10人,省级干部2人,厅级干部23人,处级干部71人,教授43人,其中博导、硕导3人,工程师35人,其中高工19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13人。普迹的优秀人才遍布全国各地,军界、政界、科技界、经济界文化界不乏普迹精英。 漫长的封建社会,境内的启蒙学堂是私塾,贫困学子,尤其女孩,衣食尚且无着,不可能入私塾,以致终身成文盲。1872年浏西汤陈邱娄四姓乡绅为首捐资兴建“金江书院 ”后成为浏阳新文化运动的运动的中心和策源地,也成为了革命的摇篮。1922年,陈昌普、夏明翰、潘介堂等革命人士冲破重重阻力,创办了高等女子学校。解决了女青年入学求知的问题。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各级各类 的学校,贯彻学校向工农兵开门的方针,扶持广大工农兵子弟入学,同时,开展工农扫盲教育和成人业余教育致力于提高全社会的文化水平。1954年整顿小学,调整学校布局。1959年,全镇文化学校达到39所,其中中学5所,完小7所,初小27所。另类技术学校8所,红专学校52所,托儿所435个,幼儿园160所,在籍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