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课件巴赫《布兰登堡协奏曲》
巴赫简介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德国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生于德国中部爱森纳赫小城的一个职业乐手家庭,是延续了几百年的音乐家族中的第五代人。其父是提琴手,哥哥是管风琴手。幼年父母双亡,随哥哥生活,十五岁时即到卢内堡圣·米卡尔教堂做歌童以谋生。失去童声后,于1703年在安斯塔特谋得教堂管风琴师兼乐队长之职,1707年在缪尔豪曾担任同样职务。1708年在维马、1717年在戈塔皆任宫廷乐长。1723年起在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及其附属歌唱学校任乐长和教师,直至逝世,终生未离开过德国。 Eisenach 巴赫出生地 管风琴音乐是巴赫最早实践的领域,是他音乐创作的经验基础。他以新教众赞歌的曲调改编创作了约一百七十首管风琴的《众赞歌前奏曲》反映了他对新教音乐传统的热爱。托卡塔、幻想曲或前奏曲与赋格曲组合在一起,是巴洛克重要的键盘乐形式,巴赫在这种形式的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如《G小调幻想曲与赋格》、《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巴赫的古钢琴音乐涉及了德、法、意的不同音乐体裁风格领域,包括《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十五首二部创意曲、十五首三部创意曲、六首德国组曲、六首英国组曲、六首帕蒂塔、《意大利协奏曲》、《戈尔德堡变奏曲》、《平均律钢琴曲集》、《赋格的艺术》等作品。 巴赫的室内乐包括六首小提琴独奏奏鸣曲、六首大提琴独奏组曲和几首长笛奏鸣曲及《音乐的奉献》等。在提琴这类旋律乐器中,巴赫也创作出了出色的复调的织体。 巴赫的管弦乐作品有四首组曲、二首小提琴协奏曲、一首双小提琴协奏曲。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大多采用意大利大协奏曲的形式,其中对不同乐器组合的探索,及其中独奏段与乐队合奏段的生动交织,使它们成为巴洛克同类体裁的杰作。 巴赫的声乐音乐大部分是宗教作品,包括留存下来的近二百首宗教康塔塔、二十三首世俗康塔塔、《圣诞清唱剧》、《b小调弥撒曲》、《马太受难乐》和《约翰受难乐》。巴赫没有写过歌剧,但他清唱剧式的受难乐充分展示了他的音乐戏剧才能。《马太受难乐》实际上是一部充满激情的、深刻而壮丽的史诗般的戏剧。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音乐艺术的集大成者。他创作了除歌剧外的几乎所有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体裁,许多作品成为同类的典范。他的复调音乐是延续了几个世纪的欧洲复调音乐艺术的最后的概括与总结。他把巴洛克时期最大型复调形式——赋格曲,发展到了无法超越的完美境地,其中复杂的多声部获得高度逻辑性的纯熟处理,令后世音乐家叹服。贝多芬说巴赫“不应该叫‘小溪’(德文中Bach 即为小溪之意),他应该叫大海”。 巴赫在戈塔公爵宫廷工作期间,曾随公爵到各地参加各种音乐活动,1721年在勃兰登堡遇到当地的选侯路德维格·马尔格拉夫,此人爱好音乐,更酷爱大协奏曲,常请音乐家为座上客,并为他作曲,当时亦委托巴赫为其宫廷乐队创作一些大协奏曲。巴赫遵从当时的惯例,将1711年到1720年陆续创作的六首大协奏曲,于1721年3月24日用法文题献给马尔格拉夫。但这些作品当时并没有得到选侯的喜爱,只成了他的收藏品而已。因此这些乐曲在巴赫生前从未演奏过,直到1853年,才被人发现,这六首作品也因其题献名称而得名为《勃兰登堡协奏曲》。 曲目介绍 我们欣赏的第四首《勃兰登堡协奏曲》,共分三个乐章,独奏乐器组由一把小提琴和两支长笛担任,但小提琴占有更突出的地位,因此很象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伴奏乐器组由完整的弦乐组及演奏数字低音的古钢琴组成。 第一乐章 快板、回旋曲式结构、G大调、3/8拍子。全曲清澈、透明而显得优雅温柔,具有浓郁的田园风味。回旋曲的主部用复调手法展开,很快转入属调,并在属调上由不同的乐器交错重复主题,通过变奏后又在主调上再现主题。它虽是复调音乐,但很类似单主题的三部曲式结构。 乐曲有两个插部,都是由小提琴独奏担任。第一插部,由带有技巧性的十六分音符琶音构成。第二插部转入a小调,由小提琴奏着三十二分音符的上下流畅游动的旋律,有着华彩性的辉煌效果。乐曲中不同的乐器组合中,充分运用了音区、调性、和声色彩的对比效果,使乐曲在优美的色彩变化中衍展。这是一首结构别致的回旋曲体,两个插部象是主部主题的展开与变奏,使乐曲保留了复调音乐中单一主题的展开与发展的特征。 第一乐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