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澄江动物群:80年代在我国云南澄江及晋宁地区寒武系近底部(古莱德利基虫Eoredlichia带)发现的一个无壳和具壳化石混生的动物群。包括最原始的脊椎动物在内的许多生物门类的原始类型。是生命大爆发的主要证据,是我国古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三叶虫 三叶虫是寒武系数量最多,最重要的标准化石。 (1)早寒武世的三叶虫以莱得利基虫目为主,以头大、眼叶大、尾小、胸节多为特征。 (2)中、晚寒武世三叶虫以褶颊虫目最为重 要;球接子类三叶虫是洲际地层对比重要标志。 (3)奥陶纪三叶虫以栉虫亚目等最为重要。 (4)志留纪三叶虫衰退,仅镜眼虫目较重要。 Coronocephalus (王冠虫) 头鞍前宽后窄,成棒状,后面狭窄部分被3条深而宽的横沟穿过。 前颊类面线,活动颊边缘上有9个齿状瘤,头甲具粗瘤。尾甲长三角形。中轴窄,平凸,向后逐渐变窄,分为35—45节。 肋部分节较少,由14—15个简单的无沟的肋节组成。背沟与间沟窄而深。我国南方。 中志留世。 奥陶-杆笔石 腕足类 (1)寒武纪腕足类以无铰纲为主 (2)奥陶(类群增多)、志留纪(内部构造复杂化)有铰纲大量发展,皆具有坚硬的钙质外壳。 头足类 早古生代的头足类为具简单缝合线(鹦鹉螺式)的鹦鹉螺类,一般为直壳,在介壳相化石中也很重要。 珊瑚 (1)寒武、奥陶纪是珊瑚的发生期,种类和数量都较少,为原始的单带型四射珊瑚和一些床板珊瑚。 (2)志留纪是珊瑚第一次全球性发展和造礁时期。 四射珊瑚中的单带型、泡沫型和床板珊瑚大量发展, 对地层划分和对比有一定意义。 宜昌三峡剖面 宜昌黄花场剖面 滇东昆明剖面 山东张夏剖面 河北唐山剖面 川南-黔北 志留系 柱状剖面图 2、扬子板块大陆东南边缘及华南裂谷盆地的早古生代古地理特征 扬子板块东南大陆边缘包括桂西北、湘中、赣北、浙北及苏南等地。为一狭长的,北东向展布的非补偿海盆。华南裂谷盆地位于绍兴—江山—萍乡—南宁一线以南的地区,主要发育泥砂质浊积岩。此区在早古生代发生多次构造运动,在早古生代末形成加里东褶皱带,称为广西运动。 二、华北板块早古生代的地层序列和古地理 1 华北地台的下古生界 华北地台的范围大体包括秦岭—大别山北坡—江苏响水一线以北;图们—开源—赤峰—商都—巴丹吉林一线以南;巴丹吉林—六盘山—宝鸡一线以东的广大地区。区内仅发育下寒武统中上部—中奥陶统,可以河北开平及山东张夏剖面为代表,现列述如下: 唐山地区 寒武、 奥陶系 柱状剖面图 ? 四射珊瑚的 代表化石 牙形石 古生代十分重要的标准化石。分类位置至今未定。分布甚广,仅限于海相沉积物,始于寒武纪,止于三叠纪 (1)寒武-奥陶纪初以单锥型为主。 (2)奥陶纪是牙形石第一次大发展时期,平台型和复合型牙形石较普遍; (3)志留纪牙形石比较单调。 早古生代化石代表 1-Anabarites trisulcatus (三槽阿纳巴管,∈1); 2-Distacotus (单锥牙形石,O1); 3-Orthis (正形贝,O1-2); 4-Pseudagnostus (假球接子,∈3); 5-Damesella (德氏虫,∈2); 6-Didymograptus murchisoni (莫氏对笔石,O1); 7-Stneptograptus Nodifer (瘤状卷笔石,S1); 8-Armenoceras (阿门角石,O1); 9-Cystiphyllum Siluriens (志留泡沫珊瑚,S) (二)生物相和生物分区:生物相是指一些较大的生物组合或生物群的区域面貌。不同的生物相反映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寒武纪早期的三叶虫就有生物相的分异。 1 浮游相:以营漂浮生活的生物组成,沉积上一般为暗色的细粒沉积。如奥陶纪的笔石页岩相。一般反映一种滞留盆地水底处于一种还原的条件,或者较深水盆地水底也处于一种稳静还原的状态。 2 底栖相(壳相):以营底栖生活的生物为主。一般反映一种正常的含氧量充足生物繁盛的浅海环境。如奥陶纪的壳灰岩相。 3 混合相:由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共生,它反映的环境条件一般与壳相的相同,但在不同的生物相之间的对比中可起到连接纽带的作用。 4 礁相:是一种特殊的底栖生物相,大量的造礁生物形成生物骨架,和填隙生物包覆生物一起形成礁体。如志留纪的珊瑚礁。一般反映一种温暖清澈的正常浅海,深度在透光带之上 早古生代的各种生物基本上都有生物分区现象,生物分区是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离(segregate),使得不同区域的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受到阻碍,各自向不同的方向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2025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最新带板书带目录.pdf VIP
- 8D报告案例模板.ppt VIP
- 工程结算审核实务:重点难点解析及解决方案.docx VIP
- 重大活动应急预案.docx VIP
- DB34T4021-2021《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技术标准》.docx VIP
- 宁波市2023年小学生科普知识学习体验活动-高段组(参考答案) .pdf VIP
- 拼装式施工灯架制作和安装工艺.pdf VIP
- 青岛宏丰聚三氟氯乙烯及氟碳乳液合成工艺问世.pdf VIP
-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