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基本力系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面基本力系解析

大小不同的两个反向平行力的合成结果是一个力,这合力的大小等于原两力大小之差,作用线与原两力平行,且在原两力中较大一个的外侧,并且外分原两力的作用点为两段,使这两段的长度与原两力的大小成反比。合力的指向与较大的外力相同。 两反向平行力的合成定理: §2–5 两个平行力的合成 上述两种情况下,合力作用线通过AB 连线上的C 点,称为两平行力的中心。 §2–5 两个平行力的合成 R F1 F1 F2 C A B T1 T2 F2′ F1′ F1′ F2′ F2 F1 R §2–6 力偶及其性质 F1 F2 d 一、 力偶和力偶矩 1、力偶——大小相等的二反向平行力。 ⑴、作用效果:引起物体的转动。 ⑵、力和力偶是静力学的二基本要素。 力偶特性二: 力偶只能用力偶来代替(即只能和另一力偶等效),因而也只能与力偶平衡。 力偶特性一: 力偶中的二个力,既不平衡,也不可能合成为一个力。 工程实例 §2–6 力偶及其性质 2、力偶臂——力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 之间的距离。 3、力偶矩——力偶中任何一个力的大 小与力偶臂d 的乘积,加上 适当的正负号。 F1 F2 d 力偶矩正负规定: 若力偶有使物体逆时针旋转的趋势,力偶矩取正号;反之,取负号。 量纲:力×长度,牛顿?米(N?m). §2–6 力偶及其性质 二、力偶的等效条件 1. 同一平面上力偶的等效条件 §2–6 力偶及其性质 F d F? d? 因此,以后可用力偶的转向箭头来代替力偶。 = 作用在刚体内同一平面上的两个力偶相互等 效的充要条件是二者的力偶矩代数值相等。 空间力偶作用面的平移并不改变对刚体的效应。 §2–6 力偶及其性质 2. 平行平面内力偶的等效条件 §2–6 力偶及其性质 1、概念: 用来表示力偶矩的大小、转向、作用面的有向线段。 2、力偶的三要素: (1)、力偶矩的大小。 (2)、力偶的转向。 (3)、力偶作用面的方位。 3、符号:l §2–6 力偶及其性质 三、力偶矩矢 F F l 右手规则 4、力偶矩矢与力矢的区别 力偶矩矢是自由矢量,而力矢是滑动矢量。 l 指向人为规定,力矢指向由本身所决定。 5、力偶等效定理又可陈述为: 力偶矩矢相等的两个力偶是等效力偶。 §2–6 力偶及其性质 ? 第二章 基本力系 §2–1 力系的基本类型 §2–2 共点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2–3 力的投影.力沿坐标轴的分解 §2–4 共点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2–5 两个平行力的合成 §2–7 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第二章 基本力系 §2–6 力偶及其性质 共点力系 力偶系 §2–1 力系的基本类型 共点力系——各力均作用于同一点的力系。 力 偶——作用线平行、指向相反而大小相等的 两个力。 力 偶 系——若干个力偶组成的力系。 平面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力系。 否则为空间力系。 §2–2 共点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1、合成的几何法: A F2 F1 F4 F3 表达式: R F1 B F2 C F3 D F4 E A F1、F2、F3、F4 为平面共点力系: 把各力矢首尾相接,形成一条有向折线段(称为力链)。加上一封闭边,就得到一个多边形,称为力多边形。 2、力的多边形规则: §2–2 共点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R F1 B F2 C F3 D F4 E A 空间共点力系和平面情形类似,在理论上也可以用力多边形来合成。但空间力系的力多边形为空间图形。给实际作图带来困难。 §2–2 共点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R F1 B F2 C F3 D F4 E A 1、共点力系的合成结果 该力系的力多边形自行闭合,即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等于零。 共点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力,合力作用在力系的公共作用点,它等于这些力的矢量和,并可由这力系的力多边形的封闭边表示。 矢量的表达式:R = F1+ F2+ F3+ ···+ Fn 2、共点力系平衡的充要几何条件: §2–2 共点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A 60o P B 30o a a C (a) NB (b) B NA D A C 60o 30o P E P NB NA 60o 30o H K (c) 解: (1) 取梁AB 作为研究对象。 (4) 解出:NA=Pcos30?=17.3kN,NB=Psin30?=10kN (2) 画出受力图。 (3) 应用平衡条件画出P、NA 和NB 的闭合力三角形。 例题 2-1 水

文档评论(0)

22999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