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近期上饶市经济社会发展动态(132期)
近期上饶市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精彩数字】
2008年上饶市城镇人口达到217.41万人,城镇化率为33.50%,与2000年相比,城镇化水平提高14.90个百分点。8年间,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86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和全国水平。
【百姓亲历】
这几天,德兴市绕二镇农民余平福心里乐开了花。他刚刚在上饶市城区买了一套80平方米的住房,又顺利接下了几家公司的装修活,上初中的儿子也顺利转到城里上学。余平福高兴地说:“没想到我也能变成城里人,工作有了,生活也方便了,孩子读书也不愁了。”
余平福来城里打工已有15个年头了。“这两年买房的人多了,装修的行情也不错,挣的都是现钱。”年近40岁的余平福凭借年轻时学下的木匠手艺,跻身城里的家装队伍,一年下来也能挣个数万块钱。靠着10多年的打拼,加上省吃俭用,他和妻子积攒了一笔可观的积蓄。上个星期,经过对上饶市区多家楼盘价格的精心考察,他们终于如愿以偿地在城区买下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说起上饶的变化,可真得用一天一变来形容了。路灯换了,绿地多了,楼房越来越高,新修的大路通了,连人行道也换了彩砖……”在城里打工10多年的余平福同时也见证了上饶的发展。他欣喜地说,自己买下的房子现在出门是沥青路面的人行道,小区内还种上了花草树木,像是小公园,住在这里真是太舒心了。
【建设成就】
——城市建设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00年至2007年,上饶市共投入城建资金419亿元,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72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由1个中心城市、10个中小城市、89个小城镇和219个小集镇组成的城镇体系。2008年全市投入城市建设资金65亿元,市中心城区开工建设城建重点项目22个。全市城区新建改造绿地面积391.9万平方米,中心城区绿地率达到36.3%,绿化覆盖率达到41.3%。
——城乡环境日益改善,城镇品位不断提升。为改善村镇人居环境,2008年上饶市共投入资金43.9亿元,同比增长10%。目前,全市建有全国重点镇9个、省重点镇27个、全省后备示范镇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4个。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催生如雨后春笋遍地涌现的现代化小区,引发了城市人居环境“嬗变”。截至2007年底,上饶市区城镇居民94%的家庭拥有两居室以上的住房,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9.13平方米,比1985年增长2.30倍。
——鼓励进城务工,放宽进城落户条件,扩大进城就业人员社保覆盖面。进城从事个体经营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早市、晚市、集贸市场卖货的农民,可享受相关的税费优惠。所有用人单位都必须为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进城务工人员办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大社会保险。
——积极引导农民工就业脱贫、创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工业园区企业吸纳约8万人就业,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3万人。2009年以来仅市劳动保障部门就已举办各种专项招聘会140余场,派出了40支招工小分队外出对接岗位,近11万返乡农民工基本实现了创业就业。
百姓住房:从“忧其屋”到“优其屋”
【精彩数字】
1978年全市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9.3平方米,2008年提高到36平方米,增长3.87倍;中心城区城镇由8.5平方米提高31.91平方米,增长3.75倍。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底,累计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1.48亿元。自2002年来,上饶市商品房累计新开工面积1206.75万平方米,近9成的市区城镇居民家庭圆了住房梦。
【百姓亲历】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上饶中心城区某小区时,赵普生老人正坐在自家的阳台上,悠闲地喝着茶。他身后是一套总面积142平方米,三室两厅,装修雅致的新居。
76岁的老人生在上饶,长在上饶。说起大半个世纪住房的变化,老人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他说,建国初期,一家四口人挤在一间20平方米的平房里,屋里凡是能利用的空间都利用上了,由于是平房瓦顶,下雨的时候,我们还要拿盆子摆在家里,接漏下的雨水,要是雨大点,家里就要闹“水灾”了。
70年代,在国企上班的赵普生刚刚结婚,就如愿以偿地分到了一套自己的60多平方米的“房子”,虽然依然没有单独的卫生间和厨房,但是“家”的概念,就是从这个小房间开始的。
“1992年,生活条件好多了,我们家用多年的积蓄,在市区购置了100平方的集资房,有客厅、餐厅、厨房,把房子装修了一下,铺上了木地板,感觉非常舒服。”??赵普生感慨回忆,那天全家人连着三天睡不着觉。而2009年,在儿子的资助下,老人在滨江路买下了这套142平方米三室两厅的新居,小区内各项功能一应俱全,高楼鳞次栉比,坐落有致,四周绿化,马路平坦宽阔。“真没想到,老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老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
【建设成就】??
居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