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井期间测量的内容和要求学案.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两井定向测量工作 1、投点 和一井定向一样,一般采用单重稳定投点。 2、地面连接测量 3、井下连接测量 4、内业计算 ⑴根据地面测量成果计算两垂球线的坐标、平距及方位角。 ⑵根据假定坐标系计算井下连接导线。 ⑶根据地面坐标系统计算井下导线。 三、通过多个竖井定向 多井定向,由于有了多余数据,可以提高井下导线网的定向精度,便于与地面测量建立较可靠的联系,并且井下连测导线测单程即可。 第五节 陀螺经纬仪定向 陀螺经纬仪定向属于基于物理特性的定向。 定向原理:陀螺经纬仪转子轴绕着子午面做简谐运动,如果把陀螺转子轴的东西逆转点记录下来,取其平均值,便可以得出子午面的方向,这就是陀螺经纬仪的定向原理。 根据观测方法分为快速定向、精密定向 一、快速定向 两个逆转点法、四分之一周期法、摆幅法 二、精密定向 逆转点法、中天观测法 第三部分 井 下 测 量 井下测量就是要在井下进行点位平面坐标和高程的测量,根据测量目的的不同,分为,井下平面测量和井下高程测量。 第一节 井下平面测量概述 一、井下平面控制测量的目的 目的是建立井下平面测量的基础,作为测绘和标定井下巷道、硐室、采煤工作面等平面位置的基础,同时满足一般贯通工程的要求,为矿井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 二、井下平面控制导线的布设与等级 受井下巷道条件限制,井下平面控制均以导线的形式沿巷道布设,只能以矿井联系测量测设的井底车场已知点和已知边作为导线已知点和已知边进行布设。 井下导线的布设同样遵循“由高级到低级”的原则进行。分为:基本控制导线和采区控制导线。 基本控制导线一般布设于井下的主要巷道(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集中上下山等),精度较高,精度应能满足一般贯通工程的要求,分为±7″和±15″两级,采区控制导线精度相应较低,应能满足施工测量和测图、填图的要求,分为±15″和±30″两级。在一个矿井应当长期采用一种技术标准的基本控制导线和采区控制导线,根据矿井开采规模,确定不同的技术指标。 采区控制导线则主要沿采区上下山、中间巷道或片盘运输巷以及其他次要巷道敷设。 井下导线布设是随着巷道的掘进逐步敷设的,开凿主要大巷时,随巷道掘进敷设精度相对较低的±15″或±30″导线,用以控制巷道中线标定和及时填绘矿图,随掘进每30~100米延长一次,当掘进到300~500米时再敷设±7″或±15″基本控制导线,用来检查已经敷设的低等级导线,所以,起始边(点)和最终边(点)一般应 与低等级控制导线边(点)相重合,当巷道继续向前掘进时,以基本控制导线所测设的最终边为基础,向前再进行低等级导线敷设以指导日常测量工作,当巷道又掘进300~500米时,再延长基本控制导线,直到形成闭(附)导线或导线网。 三、井下经纬仪导线的形式 和地面导线敷设形式一样,分为: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和导线网等形状。在建井期间一般以支导线布设,当开拓巷道日益完善后,逐步形成闭(附)导线或导线网。 四、井下导线点的设置 井下导线点分为永久点和临时点,一般设置在巷道顶(底)板稳固、通视良好且易于安置仪器、尽量不受采掘或其他活动影响的地方。点位间距按相应等级导线的规定边长确定。 临时点一般设在巷道顶底板岩石中或牢固的棚梁上,永久点则埋设在主要巷道中,一般每隔300~500米埋设一组,结构应以坚固耐用和方便使用为原则。 第二节 井下经纬仪导线外业 井下经纬仪导线测量和地面测量基本相同,但由于井下测量的特殊性,除选点、设点、测角、量边和碎部测量外,还要进行导线的延长和检查。 一、选点和设点 选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相邻导线点之间通视良好,并尽可能使点间距离大一些,各级导线点间距尽可能按照规程规定执行,巷道连接处应当设点。 2、尽量将点设在远离运输轨道的一侧,以减少干扰。 3、导线点尽量选在巷道稳定、安全、便于安置仪器方便进行观测的地方,避开淋水、片帮、落石、伞岩等其它不安全因素。 4、选点工作通常由三人完成,在保证相邻点通视的条件下,同时选出后视、中间、前视三个点,并将后视和中间点固定,而前视点需待3人继续向前选点时最后确定。 5、永久点至少在观测前一昼夜埋设好,待点位确实牢固后再进行观测。 6、所有导线点应当制作明显标志并统一编号,点位处制作清晰、易读的标记和编号。 二、井下经纬仪导线的角度测量 主要掌握不同等级导线测量的相关规范要求。 三、井下经纬仪导线的边长测量 (一)光电测距仪量边 (二)钢尺量边 要掌握竖直角观测的相关规范要求 四、导线的延长 一般情况下,采区导线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挺进公司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