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专题五第4课:走向整体的世界解析.ppt

必修二专题五第4课:走向整体的世界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二专题五第4课:走向整体的世界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 探究:结合以下材料,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二 1863年,约翰·洛克菲勒同别人合资,在克利夫兰开办了一家炼油厂。两年后,他独占了这家工厂,又吞并了许多中小炼油厂。到1869年,这家工厂已成为美国最大的炼油厂。1870年,洛克菲勒组建俄亥俄美孚石油公司,他勾结铁路部门控制运价,打击竞争对手。美孚公司发展很快,1880年,它提炼的石油占全美的95%。垄断了美国石油工业。现今,美孚通过其关联公司在全球大约2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拥有8.6万名员工,其中包括大约1.4万名工程技术人才和科学家。 材料三 到1900年为止,世界殖民地面积共计730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5.3亿。其中,英国占有3270万平方公里,人口3.6亿;法国占有1098万平方公里,人口5600万;俄国吞并邻近各国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2500万。 * * * 课堂设问 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通用汽车的庞蒂克 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 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付给德国 设计师,400美元用来购买台湾和新加坡的各式 零件,250美元付给美国的广告与营销服务,余 下近4000美元给底特律与纽约的银行家、保险公 司的……这代表了当今全球产业的复杂关系。 ——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的《国家任务》 罗伯特·赖克的这个数学分析题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怎样的重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世界的一体化)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四课 第四节 走向整体的世界 (1866年到20世纪初)   1866年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 (1)前提: (2)条件: 19C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的确立,政局相对稳定 初步实现工业化,大量积累的资本-----充足的资金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广阔市场 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技术基础(直接推动力) 法拉第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进程——大量劳动力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与中心 美国与德国 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自激式发电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1879年10月21日,爱迪生用碳化的卷绕棉线作为灯丝,成功制成世界上第一个电灯泡,它延续了45个小时。 爱迪生发明蓄电池的实验,失败了25000次 留声机 爱迪生在实验室 电影放映机 碳丝灯泡 钨丝灯泡 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99 percent perspiration. “天才就是 一分灵感加九十九分的努力。” 汽车的问世 卡尔·本茨先生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1844--1929),是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被称为“汽车鼻祖”。 卡尔·本茨 石油开采业发展 石油化工业产生 内燃机诞生 (柴油机) 炸药 诺贝尔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为迅速传递信 息提供了方便 世界各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无线电之父”马可尼制造了第一个无线电系统。1901年,他横越大西洋发报成功。 促进了军事工业发展 化学工业建立 电讯事业发展 内燃机创 制与使用 电力 广泛应用 成 果 发明者 国别 发明与创造 作 用 解决发动机, 石油-新能源 石油工业发展 本茨 德 四轮机车 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 快速传递信息, 世界联系加强 贝尔 美 电 话 马可尼 意 无线电报 极大改善了 人们的生活 诺贝尔 炸 药 改良无烟火药技术 瑞典 塑料、人造纤维 西门子 德 发电机开始标志 电力-新能源 进入电气时代 美 爱迪生 电灯.发电机. 电影 .电车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第一次比较) 科学与生产开始紧密 结合 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科技含量 全面开花,重工业为主 从棉纺织业开始,以轻工业为主 部门 垄断组织 工厂 生产组织 进入“电气时代” 进入“蒸汽时代” 标志 有的国家两次交叉进行 时间 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 从英国开始再扩展 范围 量多质高 发明的数量和质量 科学研究 劳动经验 发明基础 科学家或工程师 工人或技师 人才素质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规模大、速度快、范围广)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煤产量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生铁产量 以上材料反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什么影响?

文档评论(0)

22999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