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骨关节损伤全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肢骨关节损伤全解

3.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 局部疼痛,青紫肿胀,压痛,功能障碍. 2).骨折体征: 畸形(多为成角),反常活动,骨擦音骨擦感. 3). X线表现: 摄片应包括腕,肘关节. 尺骨上1/3骨干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称为孟氏骨折(Monteggia).桡骨干下1/3骨折合并尺骨小头脱位称为盖氏骨折(Galeazzi). 桡骨小头骨折 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 孟氏骨折 尺骨下端骨折 盖氏骨折 4.治 疗 1).手法复位外固定 无移位者小夹板或石膏固定3-4周. 移位者行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 2).切开复位内固定 手术指征:A:手法复位失败者.B:时间短,污染轻的开放骨折.C:合并有神经血管肌腱损伤者.D:同则肢体多发性损伤者. 固定:各种钢板螺钉或髓内针内固定. 尺骨鹰嘴骨折张力带固定 孟氏骨折手术前后 5.术后处理 观察未梢循环,防止发生缺血性肌挛缩. 手法复位外固定者二周内每2-3天应复查一次,防止再移位. 术后二周练习手指腕屈伸活动,四周后肩肘活动,8-10周骨折已愈合方可前臂旋转锻练. 一般骨折外固定4-6周,不稳定骨折7-9周.内固定则半年以上骨性愈合后方可取出. 六.桡骨下端骨折 是指发生在桡骨下端2-3厘米内的骨折.是松质骨与密质骨的交界处,以老年人多见,多为间接暴力损伤. 1.解剖概要 该部位为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易骨折. 掌倾角(10-15度) 尺偏角(20-25度). 桡骨茎突位于尺骨茎突平面以远1-1.5厘米 肱骨干骨折术前 3.治 疗 (一)手法复位外固定: 小夹板或石膏. (二)切开复位内固定: 钢板螺钉或髓内针. (三)手法或切开复位: 外固定支架外固定. A. :不全骨折或骨折无移位者以小夹板固定3周,屈肘三角巾悬吊. B :骨折移位者以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 C :手法复位失败者需手术复位. 4.手术指征 手法复位失败者. 骨折分离移位有软组织嵌入者. 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者. 陈旧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影响功能者. 同一肢体多发骨折者. 8—12小时内污染轻的开放性骨折. 肱骨干骨折术后 肱骨干骨折 肱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 5.功能锻练 早期(1—2周): 患肢肌作主动舒缩活动,伸屈指掌关节. 中期(3—4周): 逐渐加作肩肘关节活动. 后期(4周后) : 肩外展,外旋,轮臂(云手). 四.肱骨髁上骨折 (the fracture of subercondynal) 是指肱骨干与肱骨髁的交界处骨折.正常时肱骨干轴线与肱骨髁轴线之间有30—50度的前倾角,容易骨折. 提携角和肘关节的骨性标志 肘部骨化中心 1~2岁出现15~16岁闭合 11~12岁出现16~20岁闭合 9~12岁出现17~20岁闭合 7~8岁出现16~17岁闭合 10~12岁出现16~18岁闭合 5~6岁出现17~20岁闭合 1.骨折特点 是小儿常见的一种骨折. 解剖特点:髁部宽扁,前有冠状窝,后有鹰咀窝.两窝间为一层薄骨质. 易损伤肱动、静脉,正中神经及桡神经. 该骨折多为间接传导暴力引起. 按暴力不同,骨折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易损伤骨骺影响发育出现肘内翻或肘外翻. 2.临床表现 (一)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A) 外伤史:伸肘或半屈肘跌倒,手掌着地. B).近端向前下方移位,远端向后上方移位. C):折线从前下方向后上方,也可横,碎型. D).常合并肱动、静脉,正中神经或桡神经损伤. E).局部疼痛,肿胀,青此紫,压痛,功能障碍. F).肘后突畸形,骨擦音骨擦感及反常活动. G).血管损伤或受压可引起缺血性肌挛缩. (二)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A)外伤史:屈肘位跌倒,肘部着地. B)近端向后下方移位,远端向前上方移位. C)骨折线从后下方斜向前上方. D)很少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E)局部疼痛、肿胀、青紫、压痛和功能障碍. F)肘前移畸形、骨擦音、反常活动. G)一般无血管损伤无缺血肌挛缩表现. 3.治 疗 无移位者: 石膏或小夹板固定2—3周,成人则为3—4周. 有移位者: 手法复位(拔伸牵引,矫正前后及侧方移位等).石膏屈肘90—120度固定屈曲型为40—60度. 受伤时间长,肿胀严重,水泡形成,皮肤不好者则行持续骨牵引. 手法复位失败者: 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疑有血管神经损伤者宜手术探查,复位内固定. 肱骨外髁骨折 4.功能锻练 术后观察未梢血运,一周内作手指间关节,腕关节和肩关节屈伸活动 三周后拆除石膏,逐渐作肘关节屈伸活动. 5.并发症 A.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对前臂高张力肿胀,手指主动活动障碍,被动活动疼痛应立即行背侧深筋膜切开减压.当出现“5P”征时则为时已晚 B. 神经血管损伤. C. 骨化性肌炎:即关节周围关节囊、骨膜肌肉血肿等骨化所致.导致关节功能丧

文档评论(0)

152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