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金娘科五加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桃金娘科五加科

成 都 医 学 院 教 案 首 页 级 药学 专业 本科班 任课教师: 课程 生药学 题目 桃金娘科 五加科 生药 学时 讲授 3 实验 练习 行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节 至 节 课次 第 16 次 教 材 生药学,蔡少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 教 具 电子课件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掌握丁香、人参、三七的来源,产地,商品规格,主要鉴别特征及有效成分。 熟悉五加皮与刺五加。 教学重点 难点及其 解决方案 重点:丁香、人参、三七的鉴别要点 (结合图片讲解)。 难点:园参与山参的区别 (结合图片讲解)。 解决方案:举例、图示、比较等教学方法。 参 考 资 料 康廷国主编.中药鉴定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实 施 情 况 小 结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0 年 月 日 成 都 医 学 院 教 案 续 页 教学过程、内容及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丁香 Flos Caryophylli(25min) 一、来源 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 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 二、植物形态 三、产地与采收   一般于8-9月花蕾由绿色经黄色至开始带红色时采集。采下后除去花梗,晒干或50℃以下烘干,即可。 原产于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印度尼西亚等地。我国广东省、海南省有引种栽培。 四、性状 略呈研棒状,花冠圆球形。 花瓣4,复瓦状抱合,棕褐色至褐黄色,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见众多黄色细粒状的花药。 萼筒圆柱状,略扁,红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 质坚实,富油性。 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五、显微特征 (一)花托中部横切 表皮外被角质层,其内侧有卵圆形油室2~3列排成环状; 再内侧为一轮双韧型维管束,其周围伴生少数纤维; 维管束环的内方为多数类圆形的薄壁细胞,形较小,排列疏松,间隙很大,形成通气组织; 再内为轴柱,有多数细小维管束散生。 薄壁组织中含细小草酸钙簇晶。 (二)粉末 暗棕色至红棕色,香气浓郁。 纤维梭形,项端钝圆,壁较厚。 花粉粒众多,极面观呈三角形。 草酸钙簇晶众多,常成行排列。 油室多破碎,含黄色油状物。 六、化学成分 丁香中含挥发油14%~21%。主要成分为丁香酚, β-丁香烯(石竹烯),乙酰丁香酚。此外还含黄酮类化合物。 七、理化鉴定 粉末→载玻片→氯仿→3%NaOH的NaCl饱和液或NaOH/EtOH→盖玻片→针形丁香酚钠结晶。 八、功效与药理 讲授  图示  比较 教学过程、内容及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与手段 九、附注 (一)母丁香 母丁香为丁香的干燥果实,又名鸡舌香、雌丁香,系在果实近成熟时采摘。药材呈棕色至深棕色,长椭圆形或纺缍形,顶端有4片宿存的萼片,基部常具短果柄,表面有细皱纹,果皮与种皮易分离。 (二)丁香油 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 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丁香特异香气。露置空气中或贮存日久,即渐变棕色,变渐变稠。 五加科 Araliaceae (5min) 一、形态特征 木本、藤本或多年生草本。叶多互生,掌状复叶、羽状复叶。花两性,稀单性或杂性;花小,辐射对称,伞形花序或再集合成圆锥状或总状复合花序。雄蕊多与花瓣同数而互生,生于花盘边缘,花盘肉质,生于子房顶部;子房下位。果实为浆果、核果。 二、化学特征 大多含皂苷、黄酮及香豆素,其中以富含三萜皂苷为其特点。 人参 Radix Ginseng (60min) 一、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的干燥根。 栽培品称“园参”;野生品称“山参”;将小人参移栽于适合山参生长的山林中,经10余年后采挖,称“移山参”。 二、植物形态 三、采制与产地 园参于9~10月,山参于7~9月果红熟时采挖,洗净。加工成生晒参、红参、糖参。 园参主产于吉林,辽宁及黑龙江亦产;山参主产于东北三省。 四、性状 生晒参:主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有明显纵皱纹、横纹。下部着生支根2-3条,根茎较短细(芦头),上有茎痕(芦碗)数个,呈凹窝状,交互排列;有时具细长横伸的不定根(艼)。全须生晒参的须根上有不明显的疣状突起(珍珠疙瘩)。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棕黄色,皮部有多数黄棕色点状树脂道和放射状裂隙。有特异香气,味微苦、甘。 山参:表面灰黄色,细腻,上部有细密

文档评论(0)

tt859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