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6果蝇的形态生活史和饲养技术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生命科学).docVIP

实验6果蝇的形态生活史和饲养技术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生命科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6果蝇的形态生活史和饲养技术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生命科学)

实验六 果蝇的形态、生活史和饲养技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果蝇生活史中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 2.观察果蝇的几种常见突变类型,理解果蝇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2.掌握鉴别雌雄果蝇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普通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昆虫纲,双翅目,果蝇属的一个种,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实验材料具有突出的优点:①生活周期短,生长迅速,平均每12天左右可完成一个世代(图6-1);②繁殖能力强,每只受精的雌蝇可产卵400~500个;③容易饲养:培养果蝇的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果蝇的生活营养要求简单,常温下就可生长繁育(最适温度在20~25℃);④果蝇形态突变类型多达400种以上;并且染色体数目较少(2n=8),加上其唾液腺染色体巨大,都为遗传观察分析提供了便利。1910年,美国遗传学家T?H?摩根及其研究小组,正是利用果蝇突变试验,第一次揭示了遗传基因与染色体的直接联系,从而开启了现代遗传学的新时代。 图6-1 果蝇的生活史 (1)卵 羽化后的雌蝇一般在12小时后开始交配,交配后两天开始产卵,当卵经过子宫时,精子可由卵前端的锥形突出部的小孔或卵孔进入其中,虽然有很多精子进入卵,但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精子与卵发生受精作用。其它多余的精子被雌虫贮藏起来(所以杂交实验时必须选取处女蝇)。受精卵被排出体外发育或胚胎早期就在子宫内进行。 用解剖针将附有卵的培养基取少许涂于载玻片上,或用解剖针轻压雌果蝇腹部后部把卵挤在载玻片上,用低倍镜观察。果蝇的卵约长O.5mm,椭圆形,腹面稍扁平,在背面的前端伸出一对触丝,它的作用是使卵附在培养基表面而利于发育。 (2)幼虫 卵孵化成幼虫后要经过两次蜕皮才能从一龄幼虫发育成为三龄幼虫。三龄幼虫体长约5mm,头部稍尖,位于头部的口器为肉眼可见一小黑点,口器后面有一对透明的唾液腺,通过体壁可见到一对生殖腺位于身体后半部的上方两侧,精巢较大,为一明显的黑色斑点,卵巢较小。 (3)蛹 幼虫生活7~8天后开始化蛹,化蛹之前从培养基中爬出,附着在干燥的瓶壁或插在培养基的滤纸上逐渐形成一个梭形的蛹,在蛹前部有两个呼吸孔,后部有尾芽。起初蛹壳颜色淡黄柔软,经3~4天后变成深褐色,即将羽化。 (4)成虫 幼虫在蛹壳内完成成虫体型和器管的分化,最后从蛹壳前端爬出。刚从蛹壳里羽化出的果蝇,虫体较长大,翅还没有展开,体表也未完全几丁质化,呈半透明乳白色,不久蝇体变为粗短椭圆形,双翅伸展,体色加深,如野生型果蝇由开始的浅灰色转为灰褐色。果蝇成虫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大的复眼、三个单眼和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一对翅和一对平衡棒;腹部背面有黑色环纹,腹面有腹片,外生殖器在腹部末端,全身有许多体毛和刚毛,雌雄果蝇的主要区别见表6-1和图6-2。 表6-1 雌雄果蝇的主要区别 雌蝇 雄蝇 体型较大 体型较小 腹部末端稍尖 腹部末端稍圆 腹部背面有五条黑色环纹 腹部背面有三条黑色环纹 无性梳 有性梳 腹部背面有6个腹片 腹部背面有4个腹片 外生殖器外观简单 外生殖器外观复杂,有生殖弧、肛上板、阴基 图6-2 雌雄果蝇有无性梳的区别(雄性特有) 三、实验用品 (一)材料 野生型果蝇(雌、雄)及常见的几种突变型果蝇;雌雄果蝇装片;果蝇卵、蛹装片。 (二)器材 显微镜、双筒解剖镜、放大镜、小镊子、麻醉瓶、麻醉皿、培养瓶、白砖(15cm×15cm)、毛笔、酒精、石棉网、黑纸、胶水、牛皮纸。 (三)试剂 乙醚、乙醇、琼脂、玉米粉、白糖、酵母粉、丙酸等。 四、实验操作 1. 果蝇生活史的观察 果蝇为完全变态,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各时期持续时间的长短随温度的高低而不同,在20oC条件下从卵到成虫约为8天,蛹期为6天左右,整个生活史15天即可完成,若25oC条件下,从卵到幼虫约5天,蛹期4.2天左右,整个生活史约10天。20~25oC是果蝇生活的适宜温度,温度过高(30oC以上),会引起果蝇不孕或死亡,温度过低(10oC条件下),生活史可长达57天,又会使果蝇生活力降低。果蝇一般培养在恒温箱内,盛夏时要注意降温。雌性成体一般能生活4周,雄性成体寿命较短,一对亲蝇能产生几百个后代。 2. 果蝇雌雄性鉴别 利用果蝇做杂交实验时,必须准确地识别性别,雌雄成蝇的区别有许多方面,可用放大镜,显微镜(低倍)、双筒解剖镜或直接从外形上加以辨认。 3. 果蝇几种突变类型的观察 果蝇的突变性状一般情况下用肉眼观察或在放大镜在培养瓶外观察或在解剖镜下观察。主要有以下稳定而明显的特征,见表6-2。 表6-2果蝇常见突变性状特征: 突变性状名称 基因符号 性状特征 所在染色体 自眼 w 复眼白色 X 棒眼 B 复眼横条形 X 檀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