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草行业简况
甘草行业简况
一、甘草应运领域
1、中医药领域
甘草为常用大宗药材,药食兼用品种,位列诸药前列,是临床最常应用的药品。生甘草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性;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临床用量特大,出口量大。
西医药理发现,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医临床上主要作为缓和剂。缓解咳嗽,祛痰,治疗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质酮类作用,对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有良好功效;甘草制剂能促进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寿命,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甘草的黄酮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作用;甘草也是人丹的主要原料之一。
西方国家大量进口甘草,从中提取甘草次酸,治艾滋病。
2、工业领域
甘草还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化工、酿造、国防等行业。甘草酸用于啤酒生产,能增加液沫、色泽、稠度和香味,也可用于制造鞋油、墨汁、染料等。甘草渍提取液可作为石油钻井液的稳定剂,灭火器泡沫稳定剂辅料。甘草茎叶是优质饲料。
3、食品领域
甘草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精制糖果、蜜饯和口香糖。也大量用甘草做糕点添加剂,它的甜度是蔗糖的500倍。
二、中国的甘草资源及现状
自从2000年国务院将甘草和发菜、麻黄草的采挖纳入了国家管理,发文禁止乱采乱挖甘草后。国内甘草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人工种植甘草商机诱人。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甘草有80%是野生的,只有20%是人工种植的。近年来甘草药用量稳定增长,中医药专家称,中药的10个方子中就有9个含甘草成分,没有了甘草就没有了中药;国内甘草出口量也在逐年增加。有关专家预测,按照目前的采挖速度,5年后野生甘草在我国将濒临绝种。实际上,甘草的适应性很强,只要土壤、水分适合,都能大面积种植。甘肃、内蒙、宁夏等地已出现人工种植基地。
1、甘草资源紧缺。
长期以来甘草资源一直紧缺,近些年来出现了极度匮乏的现象。且甘草目前无库存无其他人为可操作炒高其价格的条件。甘草成品和半成品的现状就是:厂家无储备、商家无库存、人工种植可采挖的面积有限。这种情况更加重了市场的紧缺状态。全国的野生甘草资源正在大幅度减少,用不了几年,全国将面临甘草资源极度紧缺甚至断档的危机。据资料记载,解放初期我国的甘草资源一亿多亩,每年以几十万亩上百万亩的速度锐减。仅仅几十年时间,到目前残存不足几百万亩,对环境资源起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2、野生甘草资源及现状
甘草在中国的自然分布区域为N34度~N48度,E75度~E126度的狭长地带,南北延绵14个纬度,东西横跨51个经度,横贯13个省市自治区,主要分布在齐齐哈尔以南,沈阳、长春、哈尔滨一线以西的三北地区。分布区内太阳辐射总量平均为1357606卡.cm-2年-1,年平均温度为6.47℃,7月平均气温为22℃,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2℃,年降水量在50mm以下,年平均降水量30mm左右,不少地方还在100mm以下。甘草分布区横跨了温带地区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碳酸盐黑土型草甸土、栗钙土、棕钙土或灰钙土、淡碳酸盐褐土、黑垆土和荒漠化盐化草甸土都适于甘草生长,在深厚疏松无石砾的沙壤或轻壤质土地上甘草生长尤为良好。
由于社会需求量不断增加,60年代以后野生甘草资源的消耗量逐年增大。新疆自治区商品甘草年收购量60年代为5700t,70年代达2.25万t,80年代初又增加到3.75万t。目前以甘草为建群种的甘草群落分布面积与解放初期相比己减少了50%以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50年代有以甘草为主的草原面积53.3万hm2,到1981年缩减为11万hm2。由于原料不足,内蒙古、甘肃等地的甘草浸膏厂绝大部分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3、甘草人工种植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我国甘草野生变家栽的研究工作开始于60年代,到80年代甘草人工栽培的主要技术关键已经基本解决。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性人工种植兴起于90年代初,目前正处于由野生资源向人工资源过渡的关键时期。目前人工资源的产量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种植面积较大的省区主要有内蒙古、宁夏、甘肃和吉林,其次是山西、陕西、河北和辽宁。
我国人工种植甘草已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摸索,从目前发展人工种植甘草的实际情况看,合理发展基地建设的路子比较切实可行。90年代初期河北、山东、河南等地曾经发展过甘草种植,但因为当时人工种植出的甘草质量不高,加上生产周期较长(甘草种植一般3年后才能采收),单家独户的农户经受不起市场风险的考验,导致后来干草种植面积锐减。解决人工种植甘草问题的关健,目前主要不是资金问题,也不是土地的问题,而是要提高人工种植甘草的质量,确实保证甘草的人工种植品种的替代。这就需要从品种的选择、种子的采集、水和肥的合理施用、采挖的年限、内在的品质与外观等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摸索。
4、甘草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鼓励人工种植甘草。
2001年国家经贸委下发“关于印发《甘草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