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糖酶:分解肌肉组织蛋白质,产生H2S和酪酸,具有特殊臭味。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分解多糖,产生CO2和H2O,从而造成肌肉组织坏死,液化,造成气肿、水肿。 肌肉纤维 细菌 气体 气体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触摸有捻发感。由于气肿压迫局部组织,阻碍血液供应,更加重肌肉坏死。同时,末稍神经受到压迫,导致局部组织缺氧,加快组织坏死,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烈的疼痛,有一种胀裂的感觉。 病变蔓延迅速,最后造成大块组织坏死,毒素入血,引起毒血症、休克。死亡率可达3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气性坏疽发生条件:多见于战伤,也可见于平时创口有污染的大面积开放性骨折及软组织损伤。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女,18岁,下荷池采藕,不幸划破足底一大块皮肤,伤口被淤泥污染。她以为是小事,只是用池水洗了洗,回家后在足底贴上一片伤湿止痛膏。当天夜里,伤足出现红肿。第二天上午已肿至小腿。下午入院时,大腿红肿化脓,剧烈疼痛,高热至40℃。医生切开伤口时,流出暗红色脓血,恶臭,并有气泡溢出。 入院那天晚上,小芳离开了人世。 病例讨论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直接涂片镜检:是极有价值的快速诊断法。可见革兰阳性有荚膜大杆菌,并伴有其他杂菌。 四、防治原则 气性坏疽病情进展急剧,潜伏期一般为8-48h,切勿等待检查结果再进行治疗。 主要是外科处理,对伤口处理必须分秒必争,一般在伤后6h内进行。及时清创、扩创,彻底切除无生机组织,敞开伤口,破坏和消除厌氧微环境。 感染难以控制或危及生命时, 实施截肢术,以防病变扩散,残端不缝合,以利引流。 早期可用多价抗毒素血清,同时使用大剂量青霉素以杀灭产气荚膜梭菌及其他细菌。 有条件可采用高压氧舱疗法。 严格隔离 四、防治原则 厌氧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有芽胞,如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另一类无芽胞,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 无芽胞厌氧菌 在人体正常菌群中,无芽胞厌氧菌占有绝对优势,是其它非厌氧菌的10-1000倍,对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和内环境稳定起有重要作用。 无芽胞厌氧菌 在某些特定状态下,无芽胞厌氧菌与人类的疾病有关。常规细菌培养为“阴性”或“无菌感染”、“无菌脓肿”等疾病,应考虑厌氧菌感染。 无芽胞厌氧菌 有芽胞厌氧菌感染:为外源性的,主要来自土壤或其它外界环境中的细菌或芽胞,所致疾病有典型的临床表现。 无芽胞厌氧菌感染:为内源性的,主要来自人体正常菌群,属于条件致病菌,所致疾病无一定病型,常为局部炎症、脓肿和组织坏死。 厌氧性细菌 李××,男,55岁,农民。 主诉:因张口困难,全身抽筋而急诊入院。 病例分析 病史:一周前在地里劳动时,不慎被一绣铁钉刺破左足底。伤口立即由“赤脚医生”处理包扎,但至今未愈。入院前24h开始张口困难,逐渐加重,不能进食。颈项发硬,不能弯腰。5h前开始全身抽筋,发作历时几秒钟,间歇20~30min。 病例分析 查体:T38℃,P80次/分。神志清楚。心、肺无异常。牙关紧闭,痉笑,颈项强直。左足底有一个2~3cm大的伤口,轻度化脓感染。体检时阵发痉挛一次,呈角弓反张,历时约10秒。 病例分析 问 题 1. 患者最可能患有什么疾病?为什么? 2. 应如何治疗? 3. 如何预防该疾病的发生? 病例分析 破伤风梭菌从伤口入侵后,在伤口处生长繁殖并产生痉挛毒素,引起骨骼肌阵发性痉挛。临床表现为牙关紧闭,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症状。此病一旦发生,病死率很高。 破伤风 破伤风梭菌 一、生物学特性 G+菌 形态与染色:细长杆菌,芽胞比菌体粗,圆形,位于菌体顶端,使细菌呈鼓槌状。革兰染色阳性。 抵抗力:破伤风梭菌芽胞对外界环境抵抗能力强,在干燥的土壤中能存活数十年。 培养特性:专性厌氧。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条件 创伤伤口的污染率很高,战场中污染率可达25%~80%。但破伤风发病率只占污染者的1%~2%,提示发病必须具有其他因素,主要是缺氧环境。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 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 破伤风发生的主要原因:伤口的厌氧微环境。 ● 窄而深的伤口 ● 混有泥土等异物,伴有需氧菌或兼性 厌氧菌感染 新生儿破伤风:主要因使用未彻底灭菌的接生工具,细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