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隧道专家
相识是一种缘,思念是一种美 ?
心怀天下的隧道与地下工程专家——王梦恕?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具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传统,这一独特的“士传?统”历经两千余年绵延至今,可以说仍对许多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在现代社会学?的界定中,唯有那些既有学术专长,又具备社会人文关怀的知识人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隧道与地下工程专家王梦恕先生就是一位心怀?天下的现代知识分子。? 王梦恕1938年12月24日出生于河南温县,1961年于西南交通大学(当时的校名为唐山铁?道学院)桥隧系毕业,1964年研究生毕业。现任铁道部隧道工程局副总工程师、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北方交通大学隧道及岩土研究所所长、隧道及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市地下工程专业顾问、西南交大等多所大学的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等职。? 王梦恕获得过多项荣誉。1990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4年、1996年分?获首届“詹天佑成就奖”和大奖,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1999年被人事部授予科技工程一等奖。? 一、求学时代?王梦恕的籍贯是河南温县安乐寨村,其家世在当地可称得上是名门望族。据民国年间的?《温县志稿》和王梦恕祖茔碑文记载,其祖父王文郁在清朝宣统三年考中岁贡,孙中山?任大总统时,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后被聘为总统府顾问,因其功高勋著,荣获二等大绶?嘉和章一枚。其父王崇和,民国年间毕业于郑州法文学校,原定和邓小平等一批革命家?留法勤工俭学的名单中就赫然有他的名字,适遇父母病重,未成此行,留下终生遗憾,?后供职于陇海铁路。王梦恕的几位姊妹,都以天姿聪慧、勤奋好学而被人称颂。?1956年,王梦恕考入唐山铁道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本科?毕业后又继续在母校攻读研究生,受业于我国著名的隧道专家高渠清教授。高渠清教授?不但是我国隧道科学的创始人,也是一位桃李满园的工程教育家,他为我国培育了大批?隧道科技人才,在这些人当中,王梦恕堪称翘楚。? 王梦恕对母校的教育深为认同,他认为母校的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做法,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极为突出。读本科期间,课后的实验课,假期的参观认识实习,毕业前的?专业实习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看来,正是由于母校把严格的课程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和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三个方面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才培养出了?一大批技术水平高、事业心强、淡泊名利的毕业生。? 在王梦恕的学生时代,对他影响最大的人要算他的业师高渠清教授。王梦恕曾满怀深情?地谈到他的老师高渠清先生。他回忆说,在他读研究生期间,正值国家生活供应极端困?难之际,高渠清先生怕他营养不良,每周都把他叫到家中,和老师一起分享国家给高先?生特殊照顾的营养品;高先生担心他步行太累,把家中唯一的自行车给他骑用;高先生?还教他如何做人,告诫他要热爱祖国,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艰苦朴素,淡泊名利?,学会团结周围同志。高渠清先生对王梦恕的要求不可谓不严格,对王梦恕的关怀不可?谓不深切。? 这种师生深情让王梦恕所受到的不仅仅是科学文化教育,还有影响他一生的人格教育。?也正是这种师生深情,让王梦恕一直对母校西南交大怀有深深的感情。他曾自陈,自己?始终将“不给母校丢脸”这句话当成要求自己、师弟及弟子的座右铭。他曾坦诚的说,?“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首先想起母校,想起老师,经常打电话或登门请教,我?感到我的一切行动和决策身后都有母校在支撑着,随着岁月的增长,这种感觉更加深厚?。同样,当我在工作中取得成绩时,就象孩子对妈妈一样快速地告诉她,让她分享这种?幸福。1995年当我被评选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时,我首先把通知寄给了母校。当我被评上?首届詹天佑成就奖大奖时;当我被同时选上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时;当?我被人事部授与科技功臣一等功时,我都把这些消息告诉母校,我感到这些成绩,这些?荣誉的取得都是母校的荣誉,都是母校教导的结果,我从内心感到没有恩师、没有母校?严格的教育,不会有今天的一切”。?二、初试身手? 1964年,王梦恕从唐山铁道学院研究生院毕业。此时,他放弃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留校?任教机会,毅然投身到轰轰烈烈的铁道基本建设第一线。? 王梦恕立志铁道建设第一线的念头,始于1960年。那一年,王梦恕和母校的一批本?科生到成昆线建设工地实习,一到施工现场,第一感觉就是岩层支离破碎,裂痕渗水,?形势严峻,施工困难。进洞第三天,现场天崩地裂,随着轰轰隆隆一阵巨响,几位正在?作业的工友在巨大塌方的冲击下壮烈殉职。王梦恕的同窗好友——一位越南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