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点评 1.菌落----不称为点点或颗粒物。 2. 结果描述条理应该清晰,而不是简单的堆砌。 3. 设计题完成情况不理想。 4.显微镜使用, 复位,清洁、签字(尼康)。 实验5 革兰氏染色法荚膜染色 一、实验目的 目的: 1.巩固显微镜操作技术及无菌操作技术; 2.学习革兰氏染色法以及荚膜染色法; 3.掌握染色原理。 二、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 +)和革兰氏阴性菌(G -)两大类,是细菌学上是常用的鉴别染色法。 该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是由这两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决定的。 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20-80nm,15-50层)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层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 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10nm,2-3层)、交联度低,故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番红复染后就成红色。 革兰氏染色的实际意义 (1)鉴别细菌:用此染色法可将所有细菌分为两大类,这样可将致病菌的范围缩小,然后再进一步鉴定. (2)选择药物: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在细胞壁等结构上有很大差别,因而对抗菌素等药物的敏感度不一.例如大多数阳性菌对青霉素敏感,大多数阴性菌对青霉素不敏感(脑膜炎球菌等除外),可供临床实践中选用抗菌药物的参考. (3)与致病性的关系: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的致病物质主要为外毒素;而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的致病物质主要为内毒素。 荚膜是包围在细菌细胞外的一层粘液状或胶质状物质,含水量大,其他成分多为多糖、多肽或糖蛋白。 细菌荚膜染色的原理是因为荚膜和染料间的亲和力弱,不易着色,且易被水洗去,通常采用负染色法染荚膜,即设法使菌体和背景着色而荚膜不着色,从而使荚膜在菌体周围呈一透明圈。由于荚膜的含水量在90%以上,固染色时一般不加热固定,以免荚膜皱缩变形。 荚膜功能: ①抗吞噬作用:荚膜因其亲水性及其空间占位、屏障作用,可有效抵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②粘附作用:荚膜多糖可使细菌彼此间粘链,也可粘附于组织细胞或无生命物体表面,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因素。 ③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处于细菌细胞最外层,荚膜犹如盔甲可有效保护菌体免受或少受多种杀菌、抑菌物质的损伤,如溶菌酶、补体等。 ④抗干燥作用:荚膜多糖为高度水合分子,含水量在95%以上,可帮助细菌抵抗干燥对生存的威胁。 荚膜用途: 用于菌种鉴定、用作药物和生化试剂、用作工业原料等。有荚膜的菌形成的菌胶团对污水中的污染物有极强的吸附、降解的作用。 形成条件: 荚膜的形成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一般在动物体内或含有血清或糖的培养基中容易形成荚膜,在普通培养基上或连续传代则易消失。 产荚膜的细菌形成的菌落一般具有直径较大,无色透明,隆起明显,用接种环挑取时可拉出粘丝等特点。 三、实验材料 革兰氏染色: (1)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斜面;或选用自己保种的细菌。 (2) 革兰氏染色液(结晶紫染液、卢戈氏碘液、 95%乙醇、石炭酸复红液等)、 (3) 香柏油、二甲苯;显微镜、擦镜纸、接种环、载玻片、吸水纸、试管、小滴管、酒精灯。 四、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1、染料避免干涸,酒精脱色务必避开火焰。 2、老龄菌易被染成红色(细胞通透性出现变化),造成假阴性。一般选用生长活跃的菌体进行染色。(18h-32h) 3、涂片过厚或菌悬液过浓,导致细胞大量堆积,容易导致脱色不完全,造成假阳性。染色结果以分散良好的细菌染色结果为准。 4、酒精脱色不够导致假阳性,脱色过渡导致假阴性。 5、控制好染色区域,保证整个染色过程及最后镜检在同一个区域进行,可用铅笔标记 。 思考题 可用什么方法证明革兰氏染色是成功的? 革兰氏染色中,哪一个步骤可以省去而不影响最终结果?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 革兰氏染色哪一步最关键? 五、实验内容及结果 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绘图,并记录染色结果(颜色,G+或G-)及放大倍数(包括物镜及目镜)等等。 荚膜染色 实验材料: (l) 同学们自己培养的细菌, 或菌株vv6/vv52/XH7 (2) 1%甲基紫或结晶紫染色液、黑色液(墨汁)。 (3)载玻片、接种环、洗瓶。 (4)显微镜。 实验步骤 1.制片:在干净载玻片一端滴一小滴无菌水,取少许细菌在水滴中制成悬液。取一小滴墨汁(或一接种环墨汁)与菌悬液混合,另取一块载玻片作为推片,将推片一端平整的边缘与菌悬液以30度角接触后,顺势将菌悬液推向前方,使其成匀薄的一层,风干。2.固定:用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pdf VIP
- 2025年新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 《中国的能源安全(第2课时)》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新课标)选必修3】.pdf VIP
- ISO9001-2025年质量管理体系全套文件(手册及程序文件).docx
- 【附依据】企业通用--全套消防工作台账、表格汇总.docx VIP
- GB51004-2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doc VIP
-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八单元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pdf VIP
- 2025-2030年中国泡沫铝市场发展方向调查及投资行情价值规划报告.docx
-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四单元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pdf VIP
- 科迈控制器IC-NT中文说明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