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运动功能评定重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重点

自治区人民医院 康复科 魏雁 脑损伤的症状和体征与脑受损部位相一致。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瘫痪患者及家属不仅满足于保存生命的基本要求,希望能进一步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有助于减轻致残因素造成的后果,改善瘫痪患者生理及心理整体功能,回归家庭及社会。 躯体运动功能障碍 常见运动功能障碍与病变部位的关系 对侧运动皮质 ----- 单瘫(下肢) 对侧皮质运动区、脑干、内囊后肢 ---偏瘫 脑干 ----- 交叉性瘫 两侧大脑半球、脑干 ----- 四肢瘫 日常生活能力降低 康复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 感知觉功能评定 ADL能力评定 认知功能评定 肢体功能评定 其他评定 躯体运动功能评定 脑损伤后由于损伤部位和程度不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其中以运动障碍最常见,造成一侧肢体瘫痪,通常称为偏瘫。 脑损伤所致偏瘫属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即中枢性瘫痪。 康复评定是开展正确而有效的康复治疗的前提和基础。 中枢性/周围性瘫痪的区别 Brunnstrom理论 瑞典学者Brunnstrom在观察了大量脑卒中患者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偏瘫恢复六阶段理论。 重要的姿势反射 由于身体的整体或某一部分(颈、腰等)的姿势变化而引起四肢肌张力的变化。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联合反应 健侧用力运动时引起的患肢张力增高和广泛痉挛,是脊髓神经元左右之间相互影响所致。 除用力时出现外,打哈欠、咳嗽或喷嚏时也可出现,表现为肌肉活动失去自主控制。 联合反应固定模式 共同运动 亦称协同运动,是一种缺乏选择性的、只能按照固定运动模式进行的运动。 其本质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造成的对低级中枢的控制能力减弱,从而出现异常的、固定而刻板的运动模式。 Brunnstrom六阶段评定 该理论是偏瘫运动功能评定的基本依据,也是偏瘫康复治疗的基础。 Brunnstrom六阶段评定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FMA运动积分的临床意义 初期评定 初步了解患肢功能状态和障碍程度 中期评定 治疗中期进行,了解功能改善程度 后期评定 治疗结束时进行,了解康复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充分完成 部分完成 完全不能进行 11)前臂旋前 充分完成 部分完成 完全不能进行 10)肘伸展 充分完成 部分完成 完全不能进行 9)肩内收、内旋 3.伸肌协同运动 2分 1分 0分 项目 顺利完成 肩、肘位正确,基本能旋前、旋后 不能屈肘或前臂,不能旋前 14)肩0°,屈肘90°,前臂旋前、旋后 顺利充分完成 在接近规定位置时肩关节外展或肘关节屈曲 开始时手臂立即外展或肘关节屈曲 13)肩关节屈曲90°,前臂旋前、旋后 顺利完成 手仅可越过髂前上棘 没有明显活动 12)手触腰椎 4.伴协同运动的活动 2分 1分 0分 项目 不停顿进行 不能在全关节范围内主动活动腕关节 不能随意屈伸 20)肩0°,肘屈90°腕屈伸 施加轻微阻力仍可保持腕背屈 可完成腕背屈,但不能抗阻 不能背屈腕关节达15° 19)肩0°,肘屈90°腕背屈 7.腕稳定性 活跃反射≤1个且无反射亢进 1个反射明显亢进或至少2个反射亢进 至少2-3个反射明显亢进 18)查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指屈肌三反射 6.反射亢进 2 1 0 项目 能完全主动伸展 能放松主动屈曲的手指 不能伸展 25)集团伸展 能完成主动屈曲和伸展 能屈曲但不能充分放松主动屈曲的手指 能屈曲 24)集团屈曲 9.手指(共20分) 正常完成 活动费力或不完全 不能进行 23)腕环形运动 能平滑不停顿的进行 不能在全关节范围内主动活动腕关节 不能随意屈伸 22)腕屈伸 施加轻微阻力可保持腕背屈 可完成腕背屈,但不能抗阻 不能背屈腕关节达15° 21)腕背屈 8.肘伸直,肩前屈30°时 2 1 0 项目 无 轻度或规则 明显或不规则 31)辨距障碍 两侧差别2秒 较健侧长2-5秒 较健侧长6秒 32)速度 无震颤 轻度震颤 明显震颤 30)震颤 10.协同能力与速度(手指指鼻试验连续5次) 能抵抗相当大阻力 握力微弱 不能保持要求位置 29)球形抓握 能抵

文档评论(0)

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