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第一学期高二历史试卷及答案.docVIP

(20112012第一学期高二历史试卷及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2012第一学期高二历史试卷及答案

石家庄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历史 说明: 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Ⅱ卷,第卷1—4页,第Ⅱ卷5—8页,共8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第卷选择题的答案答在第Ⅱ卷的答题表内或者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第Ⅱ卷即可。 第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周易.系辞》记载“这一记载可以说明神农氏的贡献是 A.农业 B.祭祀 C.中医 D.教育 2.明清时期民间结社组织勃然兴起,他们“杀大红公鸡、喝鸡血、歃血为盟、占山为王”,扯起“义”字大旗……虚构模仿血缘关系,获得实实在在的内在凝聚力和外在排斥力。这一现象的出现 A.是资本主义萌芽的结果 B.是儒家“礼制”思想的体现 .受宗法制的影响 D.是闭关锁国政策在民间的表现 3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该情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4.在中国传统政治里,皇位是世袭的——父亲传给儿子。若用现代政治眼光来衡量,大家会怀疑,……但我们要知道,中国的立国体制和西方历史上的希腊、罗马不同。他们国土小,人口寡,他们的领袖,自可由市民选举。只要把城市居民集合到一广场上,那里便可表现所谓人民的公意。这说明 A.中国传统政治的黑暗 .皇位世袭制促进了社会发展 C.希腊、罗马政治体制的优越 D.君主专制落后于民主政治 5.(光绪二十年七月初一)某国诏书中说“朝鲜乃帝国首先启发使就与列国为伍之独立国……帝国于是劝朝鲜以厘革其秕政……朝鲜虽已允诺,清国始终暗中百计妨碍……更派大兵于韩土,要击我舰于韩海,狂妄已极。”……帝国此战“使朝鲜永免祸乱”、“维持东洋全局之平和”、“宣扬帝国之荣光于中外”。对这场战争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中国市场开始开放 .资企业在中国出现 D.清政府完全受控于列强 6.“光宣间,有所谓追悼会着出焉。会必择广场,一切陈设或较设奠为简,来宾或可不致赙仪。”追悼会的程序大致是摇铃开会、报告开会宗旨、宣读祭文、鞠躬敬礼、演说、奏哀乐等。删繁就简是清末丧葬礼中最具新意的一个趋向。该“趋向”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西方风俗的影响 .墨家节葬思想的影响 C.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D.封建迷信思想的弱化 7.1844年知识分子徐继畲初撰英吉利一节,2400余字中就有“夷”字21个,而到l848年他以《瀛环志略》的书名刊行时,书中的“夷”字奇迹般地消失了,如英吉利一节扩至7600余字,却不见一个“夷”字,原来他用中性词或尊称取代了这些贬称,如将“夷目”改称“英官”就是一例。由此可见 A.夜郎自大观念在中国消失了 B.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思想 C.平等和谐的国际关系逐渐建立 D.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着中国知识分子 8.人们评说昆曲时说“乾隆嘉庆以前有戏有曲,嘉庆道光之际有曲无戏,咸丰同治以后无戏无曲”,昆曲走向衰落。由此可知,昆曲衰落的主要因素是 A.昆曲自身缺乏创新 B.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C.儒家思想文化的衰落 D.西方文化艺术的传人 9.“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贼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家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 A.继承发展了西方启蒙思想 .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与当时新型经济成分的诞生发展有关 D.标志着中国哲学达到顶峰 10.据l872年,时人记云:“洋人租界地方,熙来攘往,击毂摩肩,商贾如云,繁盛甲于他处。”许多人离乡背井,来到此地,目的就是寻找从商谋生的职业,于是出现了士庶男女纷纷弃学弃农,援亲托友,流人上海,争趋从商。群趋从商成为此地人们的择业时尚。由此可见 A.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B.在外力冲击下,沿海 C.民族危机加深,人流动加快 D.清政府鼓励经商,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11.继承了“民国的政府官员,不管他们是大总统,是内阁总理,是各部总长,我们都可以把他当作汽车夫”,“或者当作看门的巡捕,或者是弄饭的厨子,或者是诊病的医生,或者是做屋的木匠,或者是做衣的裁缝。”孙中山这一思想 A.体现了“主权在民”观点 .实践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继承了墨家民本思想 D.深受十月革命影响 12.20世纪70年代中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l5个,l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

文档评论(0)

yyf73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