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世纪史:第十二讲中世纪捷克课题.pptVIP

世界中世纪史:第十二讲中世纪捷克课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讲 中世纪捷克 一、捷克国家的形成及其封建化 二、胡司宗教改革 三、胡司战争 一、捷克国家的形成及其封建化 (一)国家形成 (二)捷克封建化 (一)国家形成   捷克国家是居住在易北河上游的西斯拉夫人中的捷克人建立的国家。6世纪时,捷克各部落已组成部落联盟。6世纪末7世纪初,在抵抗阿瓦尔人的斗争中,加速了国家的形成过程。7-9世纪是捷克原始公社解体,阶级和国家产生的阶段。 (一)国家形成(续)   捷克公国在7-8世纪之交开始形成。9世纪初,形成最早的封建国家――大摩拉维亚(830-906)。862年,第二任王公罗斯提斯拉夫(846-870)请求拜占廷派传教士到摩拉维亚传教。863年,拜占廷里西尔和美多德兄弟到摩拉维亚传教。9世纪末,拜占廷布教团被赶出摩拉维亚,罗马天主教会开始在这里占据统治地位。    895年,以波希米亚为中心形成捷克国家。10世纪时主要处于德国控制之下。10世纪末获得独立。 (二)捷克封建化 10世纪起,封建关系有了长足发展。在波列斯拉夫一世(935-967)时,曾以土地为采邑分赐给亲兵,培植了一批封建贵族。同时又把土地赐给教会,产生了一批教会大封建主。到12世纪,封建主阶级已形成两个阶层:大贵族称“潘”,中小贵族称骑士。农民则丧失土地,依附于封建主,变成农奴,捷克的封建制度基本形成。 二、胡司宗教改革 (一)改革背景 (二)改革内容 (一)改革背景-1 捷克建国后,长期依附于神圣罗马帝国,但国势不断强大。到14世纪,捷克国王成为神圣罗马帝国七大选侯之一,有时也被选作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如捷克国王于1347年当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即卢森堡王朝的查理一世(1346-1378)。 (一)改革背景-2 ①德国移民加剧了捷克社会和民族矛盾。 ②捷克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③教会成为整个社会矛盾的焦点。 (二)改革内容 -1 (二)改革内容 -2 (二)改革内容 -3 三、胡司战争 (一)战争原因 (二)战争概况 (三)战争意义 (一)战争原因-1 (一)战争原因-2 (二)战争概况-1 (二)战争概况-2 (二)战争概况-3 (二)战争概况-4 (二)战争概况-5 (三)战争意义-1 (三)战争意义 -2 (三)战争意义 -3 世界中世纪史 第十二讲:中世纪捷克 返回本节 返回 返回 返回本节 返回 ①教会占有财产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教产国有化,传教士应象早期基督教徒那样过清贫生活。 ②主张教权应服从于世俗政权,神职人员要服从国家。 ③主张取消教士享有的特权,改革繁琐奢华的宗教仪式,建立民族的廉俭教会。 ④主张用捷克语传教。 ⑤主张不通过教会而直接信仰《圣经》。  胡司宗教改革主张的核心是反教会,其次是反德国人的统治,并不反宗教本身。他的改革使得胡司与罗马教廷之间产生矛盾。这种矛盾由于教皇贩卖赎罪券而激化。1412年,教皇约翰为筹集与那不勒斯国王作战的战费,派人到捷克贩卖赎罪券,引起捷克人民反对。胡司进行公开攻击,主张改革教会,否认教皇的最高权力,被教皇革除教籍。 返回 返回本节  ①前述胡司宗教改革的原因。(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教会问题)。 ②胡司宗教改革推动。胡司宗教改革使罗马教皇和捷克天主教会极为仇恨。1414年,康斯坦茨宗教会议决定审判胡司,胡司亲自出席为自己辩护,遭到逮捕。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广场以异端罪将胡司处以火刑。 返回  教会镇压胡司激起人民反抗。群众在布拉格集会进行抗议,他们捣毁教堂,驱逐德国教士,夺取教会土地,乡村传教士发展胡司观点,反映贫苦农民要求,号召消灭教俗封建主,拒交什一税,拒绝履行封建义务。小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斗争逐渐汇合成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①1419年7月30日,经过长期酝酿、组织、发动,胡司战争爆发。初由传教士约翰·哲里夫领导布拉格市民起义。起义群众自认是胡司信徒,是胡司事业继承者,故名“胡司战争”。起义主力是农民,也有广大城市下层群众参加,市民阶级、小贵族和富裕农民等中上层人士也被卷入起义浪潮。  ②1420年,起义队伍基本形成两大派:圣杯派和塔波尔派。  A、圣杯派:成员主要是中产阶级、小贵族、富裕农民;他们拟定布拉格四条款,要求摆脱德国人控制,没收教会财产,传教自由,用捷克语祈祷,俗人也可以用酒杯领圣餐,强调宗教平等,要求用胡司派教会取代正宗教会。这些主张属于起义队伍中的温和派。  B、塔波尔派:基本群众是农民、平民、矿工和手工业者等;他们以塔波尔城为中心组织公社;主张财产公有,废除私有制,不要国王,消灭等级特权,取消租税和封建义务,没收封建主的土地,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塔波尔派是胡司战争中的激进派。塔波尔公社实际上是按照原始基督教公社的模式而建立起来的宗教平等和社会平等的革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