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综述(改)..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题报告综述(改).

锂离子电池镍基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摘要: 1.1 课题来源当今社会能源、环境和信息已经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三大主题。传统能源的不在再生性以及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材料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锂离子电池作为很有潜力的“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材料,主要有高比能量、循环寿命长、体积小、质量轻、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开发低成本、高容量、长寿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目前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集中在钴系、锰系、镍系等。但是含有这些元素掺杂的电池正极材料都有着各自的缺陷。 目前商品化的LiCoO2正极材料由于钴资源稀有,价格昂贵并且LiCoO2材料的实际容量不高(140mAh/g),过充/放电时性能差异大,在高温条件下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差及钴离子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等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1]。与LiCoO2具有相同结构的LiNiO2及其掺杂化合物曾得到广泛的研究。 LiNiO2与LiCoO2有类似的α-NaFeO2型层状结构,理论比容量为274mAh/g,实际容量190~210mAh/g,自放电率低,无污染,在容量和价格上比LiCoO2有优势。但是LiNiO2存在诸多缺点,如难于合成[2-3]、在充放电过程中因Jahn-Teller效应导致循环性能差[4]、第一次充放电库仑效率较低、存在安全问题[5]等,而未能得到实际应用。因此,制备出电化学性能良好且具有稳定化学计量比的LiNiO2是目前的热点[6]。 Ni-Mn固溶可以提升材料在高电压充放电、改善安全与循环性能、提高放电容量的有效途径。Li-Ni-Mn复合氧化物是在LiNiO2中掺杂Mn的基础上研究的,其中LiNi1-xMnxO2(0x0.5)形成的固溶体,结合了LiNiO2、LiMnO2材料的优点,有着协同效应,性能优于任一单一材料。既保留着LiNiO2层状结构的特点,又因为Mn+4在LiNi1-xMnxO2(0x0.5)中无电化学活性,有着骨架支撑作用,使得该材料容量高且热稳定性好[7]。而且放电电压范围宽,安全性能好,被认为是极具发展前景的二次绿色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2 文献综述 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 电池诞生的标志是1800年意大利人Volta发明了伏打电堆,而后从铅酸电池到锌锰电池,到镍镉电池,再到锂离子电池,从一次电池发展到可以重复使用的二次电池,经过了200多年的历史。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金属锂及其合金为负极的锂二次电池体系。但是在这类电池中,由于金属锂电极表面的不均匀(凹凸不平),表面电位不均匀,造成锂在充电的时候的不均匀沉积。持续的不均匀沉积过程,最终形成了锂枝晶。当锂枝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折断,产生“死锂”,造成锂的不可逆;更为严重的是,枝晶穿过隔膜,将正极与负极连接起来,结果产生大的电流,生成大量的热,使电池着火,甚至发生爆炸,从而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 锂一次电池的研究与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金属锂为负极,用MnO2、SOCl2、(CFx)n等材料作为正极[8],被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已经实用化的锂原电池有Li/MnO2、Li/CuO、Li/Ag2V4O11等[9]。锂二次电池的研究始于80年代末期,加拿大Moli能源公司推出了圆柱型Li/MoS2锂二次电池,然而电池体系的循环效率不高,循环寿命短、安全性能差。 1980年,Armad提出了“摇椅式电池”的概念[10],使锂离子电池在全世界成为了热点。1990年,日本Nagaura等人研制出以石油焦为负极,LiCoO2为正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体系[11]:LiC6│LiClO4-PC+EC│LiCoO2,使锂电池在循环和安全问题上得到了重大进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992年Sony成功开发锂离子电池。它的实用化,使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重量和体积大大减小,使用时间大大延长。由于锂离子电池中不含有重金属铬,与镍铬电池相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1996年,美国德州大学的J.Goodenough和他的学生Padhi发现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LiFePO4),由于具有安全性、耐高温和耐过充电性能的优点,磷酸铁锂成为当今主流大电流放电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理想正极材料[12]。1999年,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正式投入商业化生产,被称为锂聚合物电池的元年[13]。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锂离子电池的理论知识、各组成材料及整个电池体系的研究正日臻完善。 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与其他二次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锂离子电池实际上是一种锂离子浓差电池,采用两种能够可逆地嵌入脱出锂离子的材料作为正极和负极,并配以适当的电解液构成电池体系。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

文档评论(0)

dsf80fhg0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