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4级刑法课件)
三、减刑的程序和减刑后的刑期计算 上编 刑法总论 刑罚论之刑罚执行 (一)减刑的程序 根据刑法第79条的规定,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二)减刑后刑期的计算 对于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后的刑期从原判决刑罚执行之日起计算;原判刑期已经执行的部分,应当计算在减刑后的刑期之内。 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应从裁定减刑之日起算。 目录 第三节 假释 上编 刑法总论 刑罚论之刑罚执行 一、假释概念 假释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一定刑罚后,因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制度。 二、假释适用的条件 (一)对象条件: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 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不得假释。 (二)执行刑期条件:假释只适用于已经执行了一部分刑罚的罪犯 (三)实质条件:假释只适用于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 目录 三、假释的程序和考验 上编 刑法总论 刑罚论之刑罚执行 (一)假释的程序 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二)对假释犯的考验 有期徒刑假释的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0年。 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目录 四、适用假释的法律后果 上编 刑法总论 刑罚论之刑罚执行 1.假释考验期满,符合条件的,原判刑罚执行完毕。 2.在考验期内又犯新罪,撤销假释,数罪并罚 3.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漏罪的,撤销假释,数罪并罚。 4. 假释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尚不构成新的犯罪,撤销假释,执行尚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目录 第十九章 刑罚消灭 刑罚论 上编 刑法总论 刑罚与其严厉不如缓和 【本章重点问题】 1.追诉时效的概念 2.追诉时效的法律规定 【本章关键术语】 追诉时效 特赦 第一节 刑罚消灭概述 上编 刑法总论 刑罚论之刑罚消灭 一、刑罚消灭的概念 刑罚消灭,是指由于法定或事实的原因,致使代表国家的司法机关不能对犯罪人行使具体的刑罚权。 二、刑罚消灭的法定原因 (1)超过追诉时效的;(2)经赦免免除刑罚的; (3)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死亡的; (5)缓刑期满,减刑、假释期满; (6)被判处罚金的犯罪人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确有困难,酌情减少或者免除的; (7)不起诉;(8)其他法定事由。 目录 第二节 时效 上编 刑法总论 刑罚论之刑罚消灭 一、时效概述 时效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 (一)追诉时效 指刑法规定的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二)行刑时效 行刑时效,是指刑法规定的、对被判处刑罚的人执行刑罚的有效期限。。 我国刑法只规定了追诉时效,没有规定行刑时效。 目录 二、追诉时效的期限 上编 刑法总论 刑罚论之刑罚消灭 (一)追诉时效期限的法律规定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目录 上编 刑法总论 刑罚论之刑罚消灭 (二)对法定最高刑的理解 追诉时效是以法定最高刑为标准,而非以实际应当判处的刑罚为标准。 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犯罪人所触犯之罪名的法定最高刑,而是指根据行为人所犯罪行的轻重,所确定应当适用的刑法条款及其相应的量刑幅度中的法定最高刑。 目录 三、追诉期限的计算 上编 刑法总论 刑罚论之刑罚消灭 根据刑法第88条、第89条的规定,追诉期限的计算有四种情况: (一)一般犯罪追诉期限的计算 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二)连续犯或继续犯追诉期限的计算 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