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
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 主讲教师:宫存波 论文结构 一、引言 二、正文 三、结语 四、注释 诗的多义性——古代文论 《文心雕龙·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异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 皎然《诗式》卷一《重意诗例》:“评日:两重意已上,皆文外之旨。若遇高手如康乐公,览而察之,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 诗的多义性——西方文论 亚里士多德《诗学》:“双意复言名词”、“三义”词、“四义”词; 但丁《致斯加拉大亲王书》中曾谈到诗有字面的、寓言的、哲理的、秘奥的四种意义; 诗的多义性——西方文论 对多义性的深入研究,是20世纪以后随着语义学的建立而开展起来的。 美国哲学家查尔斯·莫里斯(Charies Morris)在1938年出版的《符号理论基础》: 语义学是符号学的三个分支之一,研究语言符号和它所指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其他两个分支是:句法学,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语用学,研究符号与其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复符号”:有人用符号学的理论来研究诗歌,把诗歌也看做是一种符号,叫“复符号”。这种“复符号”所投射出来的语意,只是它所包含的意义的一部分。 诗的多义性——西方文论 英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语言学家理查兹(I.A.Richards)的学生恩普逊(William Empson),在1930年出版了一部书,书名叫《意义暧昧的七种类型》(Seven Types of Ambiguity)。它的主旨是说明,为什么对同一首诗的意义会有不同的理解。恩普逊从作者方面、读者方面以及作者和读者两方面,找出七条原因,归纳为七种类型,举了许多诗例加以具体分析。 恩普逊的文论在中国的影响 朱自清先生写过一篇题为《诗多义举例》的文章原载《中学生杂志》,,就是用恩普逊的方法分析了四首中国旧诗。这四首诗是《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杜甫《秋兴》(昆明池水汉时功),黄庭坚《登快阁》。这是关于中国古典诗歌多义性的一篇专论。 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多义性的必要性及研究方法 必要性: 文学史、文艺理论、训诂学、语义学共同的课题。 研究方法: 语义学的角度 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以对大量作品的具体分析为基础。 借鉴国外语义学的成果,建立本民族的诗歌美学语义学理论。 诗歌的多义性与词义的多义性 词义的多义性 意义确定 约定俗成的,具有社会性 诗歌的多义性 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作者运用艺术手法 构建意象和意境,唤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 部分地强调或改变词语的意义,赋予诗的情趣,带上诗人主观的色彩。 读者因人因时而有所差异 袁行霈的观点 宣示义:诗歌借助语言明确传达给读者的意义。 启示义:诗歌以它的语言和意象启示给读者的意义。 双关义、情韵义、象征义、深层义(言内义) 言外义 所谓诗的多义性,就是说诗歌除了宣示义之外,还具有种种启示义。一首诗艺术上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启示义的有无。一个读者欣赏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对启示义的体会能力。 一、双关义 在一般场合下,使用语言的时候,一个词只传达一种意义,而排斥它的其他意义,以避免发生歧义。而双关却是让两个意义并存,读者无法排斥掉其中任何一个。 双关义可以借助多义词造成。 双关义还可以借助同音词造成,南朝民歌里有大量这类例子,如以莲花的“莲”双关爱怜的“怜”,以丝绸的“丝”双关思念的“思”。 二、情韵义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经过无数诗人的提炼、加工和创造,拥有众多的诗意盎然的词语。这些词语除了本身原来的意义之外,还带着使之诗化的各种感情和韵味。这种种感情和韵味,称之为情韵义。 词语的情韵是由于这些词语在诗中多次运用而附着上去的。凡是熟悉古典诗歌的读者,一见到这类词语,就会联想起一连串有关的诗句。这些诗句连同它们各自的感情和韵味一起浮现出来,使词语的意义变得丰富起来。 二、情韵义 曹植:“惊风飘白日”(《箜篌引》); 左思:“皓天舒白日”(《咏史》其五); 鲍照说:“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学刘公幹体》其五); 李商隐说:“白日当天三月半”(《无题》)。 “白日”,除了指太阳以外还带着一种特殊的情韵。这个词有一种光芒万丈的气象,用白形容太阳的光亮,给人以灿烂辉煌的联想。 二、情韵义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情韵义 又如“南浦”,大水有小水别通叫浦,也就是水流分支的地方,“南浦”无非是南边的一个浦口,它本来的意义很简单。 屈原在《九歌?河伯》里说:“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