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森林培育学.
森林培育学
一、填空题
林木个体生长发育周期: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衰老期
林木种子产量预测:标准地法、标准枝法、标准木法、气象学法
通常根据一年中林木高生长期的长短,可把树种分为前期生长类型和全期生长类型两种
苗圃作业方式苗床育苗:高床和低床两种
苗圃作业方式大田育苗:平作、垄作
苗圃作业方式:床作、垄作、平作
枝干扦插方法:嫩枝扦插、硬枝扦插
林木从发育阶段可分:幼苗、幼树、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
林分结构包括组成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年龄结构
混交林的混交技术:星状混交、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不规则混交、植生组混交
造林方法:按造林所用的材料不同,造林方法可分为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和分殖造林。
林业三生态: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安全
南方耐水淹树种:乌桕、池杉、落羽杉
长三角地区抗旱树种:雪松、朴树、枫杨、栾树
嫁接方法:枝接、芽接
苗圃整地的方法:浅耕灭茬、耕地、耙地、镇压、中耕除草
二、名词解释
1.良种:指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即使用品质)两个方面都优良的种子。
2.母树林:利用优良天然林或人工林优良林分,经过去劣存优的疏伐改良,为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初级改良种子而建立的专供采种的林分。
3.安全含水量:种子干燥的程度,一般以能维持种子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最低限度为宜,这时的含水量称为安全含水量或标准含水量。
4.种子园:是由经过选择的优树无性系或家系建成的林本良种生产基地。
5.假植:是苗木栽种或出圃前的一种临时保护性措施。掘取的苗木如不立即定植,则暂时将其集中成竖或排壅土栽植在无风害、冻害和积水的小块土地上,以免失水枯萎,影响成活。
6.立地条件:是指在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7.立地指数:也称地位指数,是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的常用指标之一,通常用某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或几株最高树木的平均高(也称上层高)来表示。
8.EM技术:EM是“有效微生物群”的简称,它是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采用特殊的技术方法,将具有不同性质和功能的微生物群(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发酵菌系的丝状菌及革兰氏阳性放线菌)在同一种液体中培养而成的新型复合微生物制剂。
9.生理后熟:有些树种如银杏、七叶树、冬青、水曲柳,在形态虽然呈现成熟的特征,但由于种胚发育不完全,只占胚腔的1/2-1/3,没有具备发芽的能力,需经过一段后熟阶段才具有发芽能力,这类种子的生理成熟是在形态成熟之后,通常称为生理后熟。
三、简答题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的五大转变
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
--这是对林业定性定位和指导思想的一次重大调整,是对林业认识的一个巨大飞跃
--体现了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向森林要生态效益,是吻合世界发展潮流的
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
--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中。天字第一号工程为天然林禁伐,为了迎接这个转变,要大力发展人工林
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的转变
--这一转变是保卫国土安全,调整土地利用的重大措施
--退耕后全国将净增森林面积4.8亿亩,森林覆盖率仅此将提高4%
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转变
由部门办林业向前社会办林业的转变
影响林木结实的因素
三.林木结实的大小年现象(林木结实周期性产生的原因)
林木进入结实年龄后,不同年份其种子产量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年份结实量很高,有些年份结实量中等,有些年份结实量较低甚至不结实。结实多的年份被称之为大年,结实量中等的年份被称之为平年,结实量低或不结实的年份被称之为小年。
林木结实的丰产年和歉收年交替出现的现象被称为林木结实的周期性。两个丰年之间的间隔年树称为间隔期。
原因
内因:营养因素和内源激素因素
外因:环境条件、病虫害发生情况、天气
营养因素 大年结实量大,消耗了大量营养物质,不仅抑制了当年的花芽分化数量和发育质量,还因树体营养不足降低了次年的授粉率和幼果着果率,导致落花落果现象的发生。大年树体营养物质过多消耗还会影响到当年新梢的生长,从而影响果枝的形成。
内源激素因素 林木体内含有成花激素和抑花激素。成花激素促进花芽形成,而抑花激素抑制花芽形成。大年不仅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和赤霉素,而且还残留大量抑花激素,这必然影响到当年的花芽分化,从而降低了来年的种子产量。
环境条件 土壤养分和水分不足将抑制花芽分化和发育,降低授粉率和幼果着果率,导致落花落果现象的发生。
病虫害 病虫害的危害不仅影响到林木的营养生长,甚至还会直接损害林木的生殖生长,最终降低林木种子产量和品质。
天气 授粉期的连续阴雨天气、沙尘暴等,会直接影响到花粉的传播和授粉质量。果实膨大期间的高温和干旱天气也会抑制果实的正常生长发育。
五、林木种子质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维修电工高级实操题库.pdf VIP
- 桥梁工程墩柱、盖梁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doc
- 2024-2025学年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9章 图形的变换 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pdf VIP
- 移动厕所投标方案(技术标 310页).doc
- 2023年江苏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统一考试电子电工单招试卷-B卷.docx
- 2025年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GB+30871-2022国家新标准规范.pdf
- 学生处处长述职报告范文.pdf VIP
- 国电乐东发电公司配煤掺烧全流程动态优化系统介绍(罗荣).pdf
- GB50433-2018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