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的结构与变.pptVIP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海洋的結構與變動 6-1 海水的組成與結構 6-2 洋流、波浪與潮汐 6-1 海水的組成與結構 海水成分 營養鹽 鹽度 海水分層 緯度與海水溫度垂直分層 不同緯度的海水溫度分層 海水表面溫度 海水表面鹽度 海面降水量、蒸發量與鹽度 6-1.1 海水成分 6-1.2 營養鹽 與海水中生物生存攸關的鹽類。 磷酸鹽、硝酸鹽、矽酸鹽等無機鹽類,在深層海水中富集,藉著垂直向上的海流湧升至表層。 6-1.3 鹽度 海水中鹽分的計量單位。 早期:以化學滴定法測出海水的氯度,再將氯度代入經驗公式算出鹽度,單位為千分比( )。 目前:測量海水的導電度來推算實際鹽度單位(psu),單位同樣( )。 6-1.4 海水分層 依海水溫度的特性,將海水分為三層: 混合層:海面受陽光照射增溫後,熱量自水面向下傳遞混合,可達100~200公尺深。 斜溫層:在表層高溫海水與深層低寒海水之間的過渡區,又稱為溫躍層。 深水層:深度超過1000公尺至海底的範圍,水溫大致在2~5 ℃。 6-1.5 緯度與海水溫度垂直分層 6-1.6 海水表面溫度(1/2) 6-1.6 海水表面溫度(2/2) 6-1.7 海水表面鹽度 6-1.8 海面降水量、蒸發量與鹽度 6-2 洋流、波浪與潮汐 洋流 全球主要洋流 補償流 溫鹽環流 臺灣附近的海流 洋流帶來的禮物 波浪 近岸處的波浪 潮汐 日、月、地位置與潮汐 臺灣地區的平均潮差 潮汐造成的影響 6-2.1 洋流 洋流也稱海流。 指大股海水向某一特定方向流動的現象。 人類利用它來縮短航行的時間。 依形成的原因主要可分成: 風吹流:固定方向的風推動海水形成 密度流:海水密度不同而引起 傾斜流:海面因風、氣壓、降水或河水流入等原因而傾斜,其所引起的海流 。 補償流:當某處海水向他處流動,因流體有 連續性,而由他處海水流入補償形成。 6-2.2 全球主要洋流 6-2.3 補償流 補償流有兩種: 下降流:發生於海水匯聚的地方,即上層海水下沉到較深處。 湧升流:形成與風場及海底地形有關,如沿岸表水被風吹離,致使下層海水往上遞補,可將海面下營養鹽較多的低溫海水帶至表層,常形成良好的漁場。 6-2.4 溫鹽環流 6-2.5 臺灣附近的海流 6-2.6 洋流帶來的禮物 冬至前後10天左右,烏魚會隨洋流沿中國大陸沿岸南下到達臺灣西部外海,此時正值烏魚產卵季節,烏魚卵巢肥大可製成烏魚子。 6-2.7 波浪(1/2) 各種力量使海面成上下起伏的運動。 複雜的海水運動,任何一種外力作用,都會在海面產生波浪。 以風力造成的波浪稱為風浪。 湧浪是波長較長的波浪,可傳至很遠的地方;觀察湧浪可推知颱風的到來。 6-2.7 波浪(2/2) 碎浪(碎波):波浪傳至近岸的淺水區時,波形前側逐漸變陡,最後無法支撐而破碎。 瘋狗浪:湧浪傳至海岸時,遇到突出的岬角使波浪能量匯集,形成突如其來的大浪撲向岸上。 海嘯:海水大規模的震動,產生波長數十公里至百公里的波浪運動,使浪高陡增至數公尺甚至數十公尺,衝上陸地後造成巨大的破壞力。 6-2.8 近岸處的波浪 6-2.9 潮汐(1/4) 潮汐:受到月球及太陽的引力作用,使海面的高度產生週期性的升降。 引潮力:地球上不同地點和月(或日)之間的距離不同所造成的引力差。 潮流:海水因潮汐垂直升降而引起的水平運動。 6-2.9 潮汐(2/4) 6-2.10 潮汐(3/4) 漲潮:海水面逐漸升高的過程。 滿潮(高潮):海水面上升到最高時。 落潮(退潮):海水面逐漸降低的過程 乾潮(低潮):海水面降到最低時。 潮差:高低潮之間的高度差。 6-2.10 潮汐(4/4) 潮汐的平均週期:12小時25分鐘。 每隔一日,滿潮和乾潮的發生時刻延遲約50分鐘,此與月球公轉及地球自轉時的相對位置有關。 大潮:日、地、月成一直線,即在朔、望前後,潮差會最大。 小潮:日、地、月三者連線呈直角,即上、下弦月前後,潮差最小。 6-2.11 日、月、地位置與潮汐(1/2) 6-2.11 日、月、地位置與潮汐(2/2) 6-2.12 臺灣地區的平均潮差 6-2.13 潮汐造成的影響 颱風來襲時,低氣壓能使海水面抬升 若干高度,若恰逢大潮,水位升高的海水更易衝進陸地直入內陸,造成嚴重水災,稱之為暴潮。 2001年的全球平均海水表面鹽度分布情形。 上:海面上蒸發量與降水量隨緯度變化的情形; 下:海水鹽度隨緯度變化的情形。 湧升流示意圖。近岸處表面海水被風吹離後,下層海水往上遞補,形成湧升流。 在「赤道-極地」方向的海水溫度、鹽度差異最大,因此溫鹽環流是一個範圍大,主要呈現南北向的海洋環流。北大西洋表面密度小的溫暖海水向北流,密度較高的冷水自高緯度區下沉,在深海處緩慢向南流,帶動熱量向低溫的高緯度輸送,可調節高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