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化验结果分析全解.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验结果分析全解

反映肝细胞损害最敏感的指标是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 ALT全名丙氨酸转氨酶、AST叫天冬氨酸转氨酶。ALT与AS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内,ALT和AST升高,说明肝细胞受损。ALT最为敏感。血清中的ALT增加1倍表明1%肝细胞坏死。通常情况下ALT和AST升高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程度相一致。这两种酶在肝细胞内分布是不同。AL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ALT升高反映了肝细胞膜的损伤;AS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和肝细胞线粒体,它的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到了细胞器的水平。急性和轻度肝损伤,虽有肝细胞损伤,肝细胞线粒体仍保持完整,释放入血的主要是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的ALT,肝功能化验结果主要是ALT升高。AST/ALT的比值<1。中、重度肝损伤,肝细胞线粒体也遭到了较大的破坏,AST从线粒体和胞浆内释放出,化验结果是AST/ALT≈1。AST明显升高,AST/ALT>1,甚至>2。说明肝细胞、线粒体严重破坏,肝脏损伤相当严重。ALT AST是肝中重要酶,两酶比值高低用来区分急慢性肝病 两个酶发生变化AST/ALT高见于慢性肝炎 肝硬化 酒精肝 肝癌 心肌疾病等;AST/ALT降低多见于急性肝炎 脂肪肝 药物肝 胆囊疾病等 如果两酶正常,比值高低意义不大100上下,能说比急性肝炎病情轻吗?很多慢性肝炎病人的谷丙酶只有小幅度波动,病情却在持续中缓慢进展,所以系列的定期检查比一时的升高幅度更为重要。 ?任何组织细胞中都有谷丙酶,升高了不一定有肝脏的损伤,踢一场球腿肚子酸了,谷丙酶也升高。但肝胆系统中谷丙酶最丰富,如超过200,多数是肝胆的疾病;如超过1000, 就只能是肝胆的疾病了。 ?谷草酶升高说明什么? ?谷草酶只有1/5存在于肝细胞浆中,约有4/5在线粒体(细胞内管理氧化和能量的细胞器),线粒体损伤时谷草酶明显升高,反映肝细胞病变的程度。谷草酶升高的幅度一般小于谷丙酶,如超过谷丙酶,而且长期持续,提示病变的慢性化和进展性。 ?酒精性和药物性肝病时主要是谷草酶升高,故谷草酶/谷丙酶比率>1.0;病毒性肝炎时谷草酶/谷丙酶比率<1.0,但当进展至肝硬化时比率>1.0,甚至谷丙酶正常而谷草酶升高。 ?在许多组织中都有谷草酶,分布更广泛,特异性就更低。急性心肌或骨骼肌损伤时谷草酶会升高。 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相加就是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轻度升高,而转氨酶并不升高,在正常人中并不少见;间接胆红素升高还见于红细胞溶解而肝细胞又代谢不了时的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同时有碱性磷酸酶和γ转肽酶升高,见于淤胆性疾病,包括胆道阻塞、淤胆性肝炎等。肝细胞的病变血清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都升高,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是典型的肝细胞性黄疸 肾功能检查项目   1、血尿素氮(BUN)   尿素氮(BUN)正常参考范围:2.6~8.3mmol/L。   尿素氮是血浆非蛋白氮的最主要成分。尿素氮增高的原因可分为肾前、肾脏、肾后三个方面。肾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血液中水分的减少如摄入水分太少或丢失水分过多,以及循环障碍,如心力衰竭等。肾后的原因为泌尿道的梗塞,如前列腺梗阻、尿路结石、泌尿道肿瘤等。肾脏的原因是由于各种肾脏疾患所引起,且尿素氮增高的程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成平行关系,如尿毒症患者血尿素氮较正常值可增高数倍   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2、血肌酐(Scr)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 男79.6~132.6μmol/L 女70.7~106.1μmol/L 小儿26.5~62.0μmol/L 全血88.4~159.1μmol/L。肌酐(CRE)正常参考范围:0~159μmol/L。   肌酐是人体内肌酸代谢的最终产物,是一种废物,由肾脏排出。由于肾脏可通过肾小管排泄肌酐,故在肾脏疾病初期时血肌酐值通常不高,直至中等度或严重的肾实质性损害时,血清肌酐值才增高。所以血肌酐测定对中晚期肾脏疾病临床意义较大。   临床意义:增加: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减少: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   3 、血尿素   参考值:正常情况:3.2~7.0mmol/L。   临床意义:升高表示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4、血尿酸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 男149~417μmol/L 女89~357μmol/L 60岁 男250~476μmol/L 女190~434μmol/L。 临床意义:增加: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

文档评论(0)

152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