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5章 厌氧生物处理 重点: 厌氧生物处理机理、两级厌氧生物处理与两 相厌氧生物处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法)、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其性质。 难点: 生物接触氧化法,厌氧生物处理机理、 UASB法、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其性质。 15.1 概述 与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相比,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1)运行费用低,约为好氧处理的1/3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没有游离氧存在的条件下,兼性细菌与厌氧细菌降解和稳定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发酵过程,不必提供氧气。 2)可生产生物能 污泥消化最终的产物为沼气,沼气的热值很高,是一种清洁能源 。发达国家城市废水处理厂的污泥厌氧消化所产生的沼气转化的电能可解决处理厂所需电力的33%-100%。 3)剩余污泥量少,且其浓缩性、脱水性良好 好氧法每去除l kgCOD将产生0.4-O.6 kg生物量,而厌氧出去除l kgCOD只产生0.02-0.l kg生物量,其剩余污泥量只有好氧法的5%-20%。 同时,消化污泥在卫生学上和化学上都是稳定的。因此,剩余污泥处理和处置简单、运行费用低,甚至可作为肥料、饲料或饵料利用。 4)氮、磷营养需要量较少 好氧法一般要求BOD:N:P为l00:5:1,而厌氧法的BOD:N:P为3—300-500:5:1,对氮、磷缺乏的工业废水所需投加的营养盐量较少。 5)厌氧消化对某些难降解有机物有较好的降解能力 有些有机物对好氧生物处理法来说是难降解的,但对厌氧生物处理是可降解的,如固体有机物、着色剂蒽醌和某些偶氮染料等 6)负荷高 通常好氧法的有机容积负荷为2-4 kgBOD/(m3·d),而厌氧法为2-lO kgCOD/(m3·d),高的可达50 kgCOD/(m3·d)。 1. 不能去除废水中的氮和磷 2. 启动过程较长 3. 运行管理较为复杂 4. 卫生条件较差 5. 去除有机物不彻底,厌氧生物处理出水水质仍通常较差,一般需要利用好氧工艺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三阶段理论 三阶段理论 最新观点--四阶段厌氧生物代谢过程 丝状颗粒污泥 丝状颗粒污泥 丝状颗粒污泥 球菌颗粒污泥 球菌颗粒污泥 2.颗粒污泥的形成原理: 1)Hulshoff提出的选择压理论。该理论认为颗粒污泥的形成主要是由选择压造成,选择压包含水力负荷和产气负荷(与污泥负荷有关系)。在水力剪切和气力剪切的作用下,沉降性能差的污泥被淘洗出反应器,而沉降性能好的则留在反应器中,最后形成颗粒污泥。 2)Lettinga等提出晶核假说。该假说认为颗粒污泥的形成类似于结晶过程,在晶核基础上,颗粒不断发育,直到最后形成成熟的颗粒污泥。晶核来源于接种污泥或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无机盐,如CaCO3或其它颗粒物质。 3)胞外多聚物架桥作用。这一假说认为,颗粒污泥是由于微生物(细菌)分泌的胞外多糖所细胞粘结在一起而形成的。 4)电中和作用。Mahoney等人认为,在厌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Ca2+能中和细菌细胞表面的负电荷,能减弱细胞间的电荷斥力作用,并通过盐桥作用而促进细胞的凝聚反应。 2.构造特征 废水从池底进入,从池上部排出,称升流式厌 氧滤池; 废水从池上部进入,以降流的形式流过填料层, 从池底部排出,称降流式厌氧滤池。 4. 厌氧生物滤池的特点及改进: 在厌氧生物滤池中,厌氧微生物大部分存在于生物膜中,少部分以厌氧活性污泥的形式存在于滤料的孔隙中。 厌氧微生物总量沿池高度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在池进水部位高,相应的有机物去除速度快。 当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时,特别是进水悬浮固体浓度和颗粒较大时,进水部位容易发生堵塞现象。 4. 厌氧生物滤池的特点及改进: 对厌氧生物滤池采取如下改进: (a)出水回流; (b)部分充填载体; (c)采用软性填料。 厌氧生物滤池的特点是: (a)生物固体浓度高,有机负 荷高, SRT长,可缩短HRT, 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b)废水与生物膜两相接触面大, 强化了传质过程,因而有机 物去除速度快; 4. 厌氧生物滤池的特点及改进: 厌氧生物滤池的特点是: (c)微生物固着生长为主,不易 流失,因此不需污泥回流和 搅拌设备; (d)启动或停止运行后再启动比 前述厌氧工艺法时间短。 (e)处理含悬浮物浓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4春《货币银行学》作业1精选资料.doc
- 14春东财《审计学概论B》在线作业三.附百分答案精选资料.doc
- 14春《国际经济学》作业2精选资料.doc
- 14春学期《初级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精选资料.doc
- 14春东财《金融企业会计X》在线作业一(随机).附答案精选资料.doc
- 14春西方行政制度形考作业2 0005精选资料.doc
- 14植物生理生化试卷精选资料.doc
- 14春西方行政制度形考作业4 0006精选资料.doc
- 14春学期《地方政府管理》在线作业(满分!)精选资料.doc
- 14故宫博物院-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精品课件.ppt
- 2025AACR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报告52页.docx
- 财务部管理报表.xlsx
-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二章恒定电流第7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
-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课件)-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pptx
- 俄罗斯知识点训练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pptx
-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内课件(统编版).pptx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七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7.2.1.ppt
-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第3讲圆周运动.ppt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53Lifeinthefuture.ppt
- 2025-2030衣柜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