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坤论文PPT重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孟坤论文PPT重点

* * 不同生长时期方竹笋的解剖 作者:孟坤 导师:林树燕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前言 1)在研究出方竹笋的结构与功能的同时,能够熟悉石蜡切 片技术的操作原理以及过程、运用。 2)主要利用解剖学的手段研究方竹笋部发育的机理。 3)方竹作为重要的观赏竹种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人们对方竹秆节的发育其产生机理知之甚少,因此本研 究科填补此项空白。 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 方竹笋(采自南京林业大学后山竹园) 试剂 FAA固定液,1%番红,1%固绿,各级浓度酒精(70% 、80%、90%、95%、100%),二甲苯,石蜡,明胶粘 片剂,树胶。 实验方法 (1)取材、固定 取方竹笋一小段,采用70%固定液固定,也可以长期保存。 (2)脱水、透明 脱水: 依次使用70%、85%、95%、100%各级乙醇溶液脱水各40-60min 70%酒精——清洗,每次10min,共3次。 80%酒精——脱水,1h。 90%酒精——脱水,1h。 95%酒精——脱水,每次30min,共2次。 100%酒精——脱水,每次1h,共2次。 透明: 3/4纯酒精+1/4二甲苯——透明过度,1h。 1/2纯酒精+1/2二甲苯——透明过度,1h。 1/4纯酒精+3/4二甲苯——透明过度,1h。 纯二甲苯——每次1h,共2h。 材料与方法 实验方法: (3)浸蜡、包埋 自制饱和液体石蜡(37℃),一般需要提前 2h准备,需保存于37℃环境中。将气生根用3-5mL自制饱和液体石蜡中,37 ℃恒温箱过夜。第2天将恒温箱升温至60℃。 倒出液体石蜡,使用二甲苯:石蜡=1:1 浸蜡,2h。 二甲苯:石蜡=1:2,2h。 纯蜡,每次2h,共两次。 (4)切片、贴片与烤片 包埋好的蜡块用刀片修成规整的四棱台,以少许热蜡液将其底部迅速贴附 于小木块上,夹在轮转式切片机的蜡块钳内,使蜡块切面与切片刀刃平行, 旋紧。通常切片厚度为8~10微米,切出一片接一片的蜡带,用镊子和针头 轻托轻放在纸上。将载玻片编号后,滴少许的粘片剂在其上,并用小拇指侧 腹快速均匀涂抹,滴两三滴展片剂于载玻片上,再把蜡片放入展片剂上,放 到恒温箱上,使蜡片铺展,等到载玻片没有多余水分的时候,将其放入45℃ 恒温箱中干燥,时间为三四天。 材料与方法 实验方法: (5)脱蜡复水及染色 脱蜡:甲苯2次,每次20min。 二重染色: 1:1二甲苯:乙醇,20min。 100%乙醇,5 min;100%乙醇,5min;95%乙醇,5min;85%乙醇,5min; 70%乙醇,5min。 1%番红,过夜(不少于18小时)。 70%乙醇,3min;70%乙醇,3min;85%乙醇,3min;95%乙醇,3min;95% 乙醇,3min。 0.5%固绿,8~10s。 95%乙醇,4min;100%乙醇,4min;100%乙醇,4min。 (6)透明和封片 1:1二甲苯:乙醇,4min;二甲苯,10min;二甲苯,10min。之后切片便会透明。 从二甲苯中取出染好色的片子,用中性树胶进行封片,滴加适量(1~2滴)中性 树胶,再将洁净盖玻片倾斜放下,以免出现气泡。 结果与分析 早期的原形成层最先分化出韧 皮部,渐次分化出木质部的导管分 子。在同一横切面,靠近髓部位的 原形成层最先分化出导管分子,形 成结构渐趋完善的维管束。在局部的扇形横切面上,同一层维管束排列呈规则 的圆弧状,各维管束间的基本组织内,零星分布着细胞质染色较深、具有分生 细胞特点的薄壁细胞。 随着薄壁细胞数量的增多 及细胞体积的增大,维管束排 列由内而外逐渐出现变化,弧 状排列逐渐趋于不规则 。 维管束在发育阶段的排列 秆芽发生于结部近表皮部位。秆环 分化初期即同时发生了秆芽的分化。从 染色上可以看到,秆芽发生部位的细胞 ,细胞质染色较深,为秆芽的原始细胞 。随着秆芽原始细胞的进一步分化,形 成向外凸出的幼芽。幼芽与秆相连部位 的细胞染色较浅,可观察到零星分布的 原形成层,幼芽前端可观察到染色较深 的细胞团,为幼芽的“活动中心”。至第 三时期,在横切面上已可观赏到两个并 列的秆芽,在主芽与秆的连接部位已可 观察到由秆部向秆芽内延伸的横向的原 形成束。至第五时期,在主芽两侧已可 观察到侧芽。主芽内髓分生组织分化明 显,中心的细胞染色较浅。秆芽及侧芽 均由芽鳞包被。芽鳞内已分化出原形成 层。 秆芽发育的过程 韧皮部结的出现 第五时期,幼笋内开始出现 韧皮部结,外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