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区域开发 区域开发的战略目标1 一般来讲,区域开发有三类目标: (1)???????? 经济目标: a、人均社会总产值 b.人均国民收入 c.财政收入总额 d.社会劳动生产率 e.科技人员数 区域开发的战略目标2 (2)???????? 社会目标: a。区间平衡目标——集中化指数、基尼系数。 b。生活目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人均热量.人均居住面积、儿童入学率 (1)生态环境目标:a。森林覆盖率 b.城市大气SO2达标率 c.城市颗粒物达标率 d.工业废水处理率 e.各种废渣利用率 区域 间的 平衡问题—— 西部大开发 区域开发的理论模式 梯度开发理论模式与反梯度开发理论 梯度开发理论的要点 ? 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产业部门所处的阶段。如果区域主导专业部门是由处在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所组成,则列入高梯度区;反之,由处在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阶段的衰退部门所组成,则属于低梯度区。 2.?? 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多发源于高梯度地区,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转移。 3.?? 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城镇体系逐步拓展实现的。我国沿海地带为第一梯度区,中西部为第二第三梯度区。随着产业技术的梯度转移,东中西部的经济差距将缩小。 反梯度推移理论要点 认为落后地区开发不能依据现状顺序,而应根据需要与可能,跳过发达地区,直接对不发达地区进行开发,即超越现有生产力状况顺序的跳跃式转移。 优区位开发理论模式 由于各地区生产力发展千差万别,发达地区有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有优区位,因此,国土资源的开发、生产力的布局重点,应有选择的确定最优区位,作为生产力布局的重点。优区位地区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城镇集中的地区、交通便利和位置优越的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人口众多的地区等。 大推动理论模式 由英国罗森斯坦——罗丹提出来的,认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外部经济效果”——有两种含义: 一是同时投资可以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克服落后地区市场狭小的问题; 二是同时投资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因为不同企业通过分工协作减少企业开支。成本降低,又使利润增加,增加了再投资资本,从而能增加供给。 大推动所须资本主要来自二方面 一是国内投资; 二是国际投资和资本引进。 大推动理论为我国落后地区开发吸收外资提供理论依据。 产业滚动理论模式 是针对落后地区开发的模式。首先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第三产业,如旅游、商贸等产业,以促进资本原始积累,并沟通外界,为引进外资和技术打下基础。而后发展一些投资额不大的加工业,如此滚动,可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如河北高碑店市的白沟的贸易市场与旅游、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四川长宁县的“蜀南竹海”风景区,都是因为选准了优势产业,走贸工旅或旅工贸道路发展起来的。 江苏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研究 三大区域经济增长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表1. 江苏三大区域和全省经济增长速度比较表 三大区域产业结构与工业化进程的差距更加明显 表2. 2002年江苏及三大区域产业结构比较表 江苏省产业结构特点 上表显示,2002年江苏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0.6:52.1:37.3,这在全国也是处在先进行列的,尽管与上海、北京、广东等省市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江苏省内,苏南三次产业结构已经演进为4.7:54.7:40.6,但苏中三次产业结构仍为14.5:49.2:36.3,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而苏北还处在23.9 43.0:33.1,不仅大大落后于全省水平,而且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南北挂钩、产业合作取得了新的进展(1) 目前,南北合作的领域进一步拓宽,有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工业、商贸、教育、科技、卫生、旅游、房地产等,涉及一 二、三次产业,比较充分地调动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淮安市楚州区与江阴市华西村的合作,在全省传为佳话。吴仁宝同志亲临楚州,带去了系列型的合作项目,表达了华西人对周总理故乡的一片深情,反映了苏南人民对苏北人民的真诚支持。苏州市和宿迁市把共建工业园区作为结对帮扶的载体,帮助宿迁市实施招商引资、园区管理,目前有6个苏州工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