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淳淡话之二.
高淳淡话之二五 高淳四宝 年纪大一点的人都知道,原先高淳有四宝,那就是四方宝塔一字街,倒栽柏树白牡丹。现在人们只能看到幸存的四方宝塔,因为一字街约在元末明初的水患中被浸没在现今固城湖的湖底,倒栽柏树在文化大革命后死去,白牡丹不知所踪,风闻原地近年又见其迹,不知是否确有其事。 高淳的四方宝塔原来是三国孙权为母亲所建,塔方七级,高约十丈,原名褒孙寺,大概是为感谢和纪念其母培养子孙的原因。其母爱儿心重,又更名保圣寺。据清光绪《高淳县志》记载:“保圣寺......有浮屠,吴赤乌二年(239年)建。” 是南京地区最早建造的佛塔。寺西南一、二里许,还有一塔,不知何时何人所建,所以当地以双塔为地名,文革时期双塔被某革命群体确定为四旧宣布破除,但在拆除第一座的过程中从上面掉下一个当场毙命,这才使现存的这座保圣寺塔得以劫后逃生,造成现在的形单只影,向人们数说往则咯(高淳话:从前)的故事。这次返乡见政府正在那一座宝塔的原址附近建造公园,但愿规划中有复建此塔的一项,可以让双塔的地名得以重新复实,想必也聊可弥补高淳人心中的一点遗憾。 现在被称为南京第二夫子庙的高淳老街是明清建筑,原长1135米,现存505米,也是一字街,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基本保留了那原先被淹没在固城湖湖底的一字街原貌(原先一字街是北宋政和五年即1115年建,1512年夏沉没)。 现有的高淳老街只是原来的一半叫东头,而西头则是在文革前后慢慢的变化了,其实在我眼中,倒是这变化的那一段是最为热闹精彩的地方,依稀记得这段有阿拉照相馆、崔家文房店、王文昌药店、兰家纸坊、黄文耀镶牙店、永庆酱坊、裕和隆糕房、邢玉顺杂货店、王万祥百货店、王正大日杂店、陈生泰茶叶店以及很多忘了商号的盐行、药房、烟店、酒店、饭店、山货店、五洋店、剃头店、裁缝铺、木匠铺、铁匠铺、洋锡匠铺、茶馆、烟馆、颜料坊、水浒炉则等等,而这些店家有的不仅门面宽大一点,还有的南侧商户从街前门面、中间作坊、腰间仓库、直到后门住家有三、四进深,出了后面跨过河沿小路就是小河划(高淳话:河道),淘米洗菜、卸货装船十分便当,也是我们小灵咯(高淳话:小家伙)躲毛毛(高淳话: 捉迷藏)的好下落 (高淳话:好地方),我们有时从前门进去,后门出来沿着小河划走褒贬街或者鲜米巷又折回到店面,那是很灵光的事情,有时躲到谁家楼上的柜箱里、床底下、棺材内睡着了或差点闷煞,那是少不了一顿栗刮子(高淳话:手指敲头)的。我小时候受罚的课程是从西向东数当街的胭脂石,但是往往还没有数到通贤街就不知什么原因奇怪地叉掉了。当然,西头最高大神秘的还是城皇庙和陈家祠堂,那里有四、五个人都抱不过来的柱脚(高淳话:柱子)和讲不完的古经(高淳话:故事),可惜现在都不见其踪。 倒栽柏树相传是西晋太康二年(281年),道人许逊亲手植柏树两株。一株已死,另一株虽枯犹存,形状稀奇古怪:树围近5米,躯干表皮脱落,挺拔如铁;顶上枯“跟须”,盘旋向上,直刺青天;下部树杈斜伸,青枝绿叶,乍看就像倒栽一样。 关于倒栽柏树还有另一种版本的传说:传说当地有位秀才很是有才,但一心功名却屡试不第,到了中年家道中落,这年又逢京考,家中婆媳倾其所有送秀才上路赶考后,正抱着小子孙要投湖自尽,却被一白发老人拦下,老人让这婆媳携孙先回家等待片刻,又赶到路口追上秀才,谁知秀才也是一意孤行无颜回家。老人对秀才说:听人劝,穷变富,你现在是连老娘老婆牛女(高淳话:儿女)都养不话,就是中了状元回来,还不是眼泪掉脚背吗?秀才回答:我不中状元家中更穷,她们还是会锇死。老人用手中拐杖指地说:你们这里日出斗金、日落斗银,插根树枝都能长出树来,你却舍近求远还真要做个巷驼(高淳话:一杆子到底不会打湾的傻瓜),秀才固执地说:要我回家可以,除非你这根拐杖插到地上长出树来。老人二话不说,真将拐杖插到地上,只见这拐杖顷刻间长成一棵高大的柏树,只是茂盛的绿叶长在大树下部,而树冠上却盘旋着苍劲的树根。秀才心知遇到了高人,立刻回家耕田插秧、锄地种桑,很快家境又逐渐殷实起来,一家人过着丰衣足食其乐溶溶的立脚(高淳话:日子)。从此当地人就把这倒栽柏树方圆四周的地方叫做古柏,把这个老人劝说换一种话法的古经叫做仙人指路,无论下棋、打拳都用上这个招式,就连现在人们出门办事或下海经商,都会问问当地的老人,还有的说高淳人恋家心重,无意功名,也是从这时开始的。可惜现在的人们已经看不到这棵柏树枝繁叶茂根茎茁壮的风采,只有他枯槁的身形还佝偻地伫立在原地,提醒着人们看谈功名、注重亲情。 高淳固城的花山是因白牡丹的传说而名的,相传花山玉泉寺从石缝中长出白牡丹,原是神仙铁拐李也有说是白蛇传中的白娘子所栽,那牡丹色白如雪、浓香四溢,据说每逢盛世不仅这玉泉寺中的那几株白牡丹会竟相开放,而且连漕塘、固城一带的花山、秀山、蒋山上都会有白牡丹漫山遍野地盛开,引来彩蝶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