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与家风重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书与家风重点

家书与家风 一、焦裕禄 焦裕禄(1922-1964),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人。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焦裕禄调任兰考县时,当地正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焦裕禄带领当地百姓,全身心投入到封沙、治水、改地的工作中,靠着自行车和铁脚板跋涉5000余里,对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走访,把所有的风口、沙丘、河渠逐个丈量、编号、绘图,制定了治理“风沙、内涝、盐碱”的科学规划。他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奋斗,植树治沙,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当地的“三害”得到了有效治理。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肝癌去世,年仅42岁。他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斯人虽去,但“亲民爱民。 焦裕禄的话 勤俭朴素   当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等大家都穿得好时,我自然也就穿得好了。   从小养成又懒又馋的坏习惯,长大了就会变成只会享受不会劳动的人,你们应该从小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   现在全国上下都搞经济建设,大家都勒紧腰带过日子,我也不能例外啊。这件大衣还能穿,就让它多为人民服务几年吧! 热爱劳动   自己能办到的事,应该自己办,不要事事都依靠别人。从小不爱劳动,光想依靠别人的劳动去生活,长大了会变成个怕困难、怕吃苦的人,就不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刚出校门就进机关门,她缺了一堂劳动课,这是不可以的。   现在干家务活是为一家人服务,将来长大了就为人民服务,我们不应该一面做着活,一面想叫别人夸自己好,如果有这样思想,就不是老老实实的态度,长大了,也不可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廉洁自律   鱼塘是集体的,怎么让我一个人尝鲜?如果大家都不遵守制度,乱尝鲜,集体财产不就变成私有财产了吗?   现有国家安排人员是有计划的,我不能利用自己的职权给自己的亲属安排,不能带头违反党的政策!   书记的女儿不能高人一等,在学校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在街上对群众要有礼貌,只能带头艰苦,不能有任何特殊。 一心为民   我们对兰考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面对着当前严重的灾害,我们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面貌。   在这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咱们是群众的带路人。现在群众都在看着我们,越在困难的时候,领导干部越要挺身而出。   我死后不要为我多花钱,省下来支援灾区,我活着没有治好兰考的沙丘,死后希望组织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下,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艰苦奋斗   要在困难中坚持下去,困难能考验人,坚持就是胜利。   事在人为,路总是人走出来,困难总是要人去克服的。   在灾荒困难面前,只有团结一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向困难作斗争,才是正确的道路。   在胜利面前找缺点,在困难面前找出路。 要小小气气地过日子,细细致致地做工作。贯彻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综合整理自《永恒的丰碑 焦裕禄的故事》,焦裕禄干部学院编著,大象出版社2014年) 家风故事 铅笔、钢笔、文具盒 焦守凤①   我上小学的时候,用铅笔不知道爱惜。每次写字总把笔头削得很细,抄一课书能削好几次铅笔。我还不喜欢用短铅笔,只用大半截就扔了,又要爸爸给买新的。这样要了两三次,爸爸就问我了:“你用过的铅笔头呢?”我说:“扔了。”爸爸说:“以后你要新的得拿旧的来换。”这样我就不敢乱扔了,看看还长,也不敢拿到爸爸那儿去换。用到只有一寸长了,我拿到爸爸那里,想着这次总可以换支新的了。谁知他拿出一个铅笔套,套在铅笔头上,对我说:“看,这不是还能写吗?”我又拿了回来,用了几天,这次用得只剩花生仁那么大了,才拿到爸爸那里换新的。我噘着嘴,很不高兴,嘟嘟哝哝说爸爸太抠索。爸爸听见了,笑了笑对我说:“别看铅笔小,这是经过很多工人叔叔劳动才制成的。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们都应该爱惜。再说全国有多少学生,要都象你这样不节约铅笔,一年得多生产多少铅笔呀。”听了爸爸的话,我感到很惭愧,从这以后我就再也不胡削乱扔铅笔了。   我们班里的同学几乎人人都有个文具盒,只有我没有。我要求爸爸也给我买一个。爸爸说:“好,爸爸给你做一个。”第二天晚上爸爸下班回来,借来把小锯和锉刀,用木板给我做了个文具盒。做好后还用花纸剪了“好好学习,热爱劳动”八个字,贴在盒盖上。我接过来一看,心里十分高兴。   妹妹玲玲上学以后,总吵着爸爸给她买一支钢笔,爸爸没有给她买。爸爸说:“你还小,不需要用钢笔,等大了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