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支撑架设方案摘要
一、编制说明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原则 2
二、工程概况 2
2.1站位及周边环境 2
2.2周边管线 2
2.3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2
三、管理职责 4
3.1 施工组织管理 4
3.2 施工现场管理 5
四、施工工艺及流程 5
4.1基坑工程施工步序 5
4.2、支撑系统要求 7
4.3 基坑开挖与支撑架设施工 8
五、安全控制要点 13
5.1基坑开挖安全措施 13
5.2 出土安全措施 13
5.3 支撑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14
六、质量标准及控制要点 14
6.1 挖土质量保证措施 14
6.2基坑土方收底施工方法: 14
6.3 钢支撑架设安装技术要求 15
七、劳动力、设备配备 15
7.1劳动设备 15
7.2 劳动力安排 17
八、文明施工控制要点 17
8.1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17
8.2 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18
8.3 环境保护 18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一期)施工设计图《树兜站车站工程(第六册)》第二分册车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图纸;
2)地铁施工现行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3)我公司现有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技术力量;
4)《福州市城市轨道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暂行)》,《福州市城市轨道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管理办法(暂行)》和《福州市城市轨道有限责任公司文明施工管理办法(暂行)》
1.2编制原则
1)对工程有针对性,实用、可行;
2)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安全有保证;
3)采取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保证工期并降低工程造价;
4)兼顾环境保护原则,保持现场及周边环境卫生;
5)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工程概况
2.1站位及周边环境
福州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4合同段包含两站两区间:树兜站(含)~屏山站(含)~东街口站(不含),其中树兜站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五四北路与华林路交叉口处,沿华林路东西方向布置。车站主体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长271m,标准段宽18.6m(端头井段宽24.1m),开挖深度16.9m(端头井深约18.5m),覆土厚度约3.0m,车站设四个出入口和二组风亭。
车站东北侧有省农科院、工业展览馆、经贸大厦;西临树兜河,南侧有华泉大厦、农业银行、银河花园大饭店、嘉健大厦、武夷大厦等建筑(车站出入口距周边建筑物较近,部分需要拆迁后才能施工),道路较窄,施工场地条件差。
2.2周边管线
本站范围内的地下管线主要沿华林路和五四路分布,主体围护施工前,施工范围内管线改迁至外侧,待主体完成后,管线二次改迁,然后施工车站附属结构。受到影响的管线有: DN300给水铸铁管(临时改迁),埋深1.5m; DN800雨水砼管,埋深1.95m (废弃); DN500污水砼管,埋深3.04m (废弃)等。
2.3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2.3.1地质条件
根基地质资料,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依次为(具体分布见地质图):
1)第①1层杂填土:杂色,松散状态,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大量碎石、碎砖、水泥块石等建筑垃圾,硬杂质含量在25%~65%间,表层多为0.3~0.5m厚的路面铺砖或水泥铺石,大部分填土填龄大于10年。层厚约0.4~4.0m。
2)第②层粘土(Q43(al)):局部分布,灰黄、浅灰色,可塑~软塑状态,冲积成因,含高岭土、氧化铁等,切面较光滑,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与韧性中等,粘性一般,厚度约0.40~1.90m。
3)第③1层淤泥(Q41-2(m)):深灰色,流塑状态,淤积成因,含腐植质、有机质、贝壳等,部分夹薄层细砂或烂木,有臭味,无摇振反应,有光泽,切面光滑,干强度及韧性高。层顶标高约1.10~6.48m,层厚约0.3~14.80m。为本站场控制性地层。
4)第④层粉质粘土(Q33(al)):灰黄、绿灰色,可塑状态,冲积成因,含高岭土、氧化铁,S5XZ7孔局部夹淤泥质土,切面较光滑,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与韧性中等,粘性一般;标贯试验实测击数为6~19击,平均值为13.2击;层顶标高约-11.86~37.12m,层厚约0.50~13.30m。
5)第⑤1层淤泥质土(Q33(m)):局部分布,深灰色,流塑状态,淤积成因;含腐植质、有机质,有腥臭味,无摇振反应,有光泽,切面光滑,干强度及韧性高。本次仅S5XZ3、S5XZ4、S5XZ6孔揭示,层顶标高约-13.35~-19.74m,厚度1.10~5.40m。
6)第⑤2层中砂(Q33(al)):局部分布,浅灰、灰黄色,中密状态,冲积成因;成分以中粗砂、砾砂、细砂为主,局部含个别粒径0.5~3cm的砾卵石,部分地段夹有薄层淤泥。级配较差,含泥量6%~30%,含泥量较大时,土名可定名为细粉砂。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为15~29击,平均值为21.3击。层顶标高约-17.15~-14.65m,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42∕T 2382-2025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安全应急规范》.docx VIP
- 消防基层指挥员如何做好初战控火指挥.pptx
- EN IEC 63118-1-2024 用于汽车启动、照明、点火(SLI)应用和辅助用途的12V 锂离⼦⼆次电池 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测试方法中文版.pdf
- 《人工智能通识基础》全套教学课件.pptx
- AutomotiveSPICE_V4.0_中文版(最新版).pdf VIP
- 工程机械焊接结构图.ppt VIP
- 2025年宜昌当阳市招聘工会协理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pdf VIP
- 中职劳动教育教学课件专题四教学课件.pptx VIP
- 财务报表分析(第6版)全套PPT课件.pptx
- 双减课题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与结题报告.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