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亿万农民而言,“一号文件”是一份亲切的文件,有着特殊的意 义。某班组织学生对新世纪以来中央的7个“一号文件”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进行了理性总结。 第一个 2004年 集中强调了农民增收问题 第二个 2005年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第三个 2006年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个 2007年 发展现代农业 第五个 2008年 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第六个 2009年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第七个 2010年 加大统筹城乡,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研究结论:历次“一号文件”都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总 结了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反映了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前进 步伐。“一号文件”的发出,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 力的发展。 ①历次“一号文件”的出台,都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七个“一号文件”的发出,体现了党对“三农”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 “一号文件”总结了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这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④历次“一号文件”的出台,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对农村经济起到推动作用,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第48、49课时(2012.4.14、16) 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 “不懂。”船夫说。 “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你懂哲学吗?” “更不懂。” 哲学家感慨:“那你的 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 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船夫问:“你会游泳吗?” “不会,不会!” 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 马克思生前最喜爱的一则寓言: 实践的重要性 实践的观点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的含义 实践 的特点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原理与方法论 ① ② ② ③ ③ ④ ①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主体 性质 对象 两层基本含义 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 物质性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一)、实践及其特点 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②小行星撞击地球 ③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 ④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⑤教师讲课 ⑥学生教室里听课 ⑦三峡水利工程建设 √ × √ × × × √ WHY?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实践活动? 实践有那些特点呢? 实践的观点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的含义 实践 的特点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① ② ③ 实践主体 实践手段 实践对象 教师讲课 农民播种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在距离北京奥运开幕式还有三年之前,张艺谋曾说:北京奥运会将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2008年开幕式……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总导演——张艺谋 场馆建设者 观 众 运 动 员 志 愿 者 演 员 2008 北京奥运 实践具有社会性 《愚公移山》的故事有人听后认为,愚公的精神是令人钦佩的,但他毕竟还是太愚,因为真移山要的是锹挖、肩挑,一年才往返一次,而不使用炸药炸,用车运,对此如何看待? 实践具有历史性 评析:老者和农夫的观点谁对? (农夫的观点是对的) 实践的观点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的含义 实践 的 特点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① ② ③ 西红柿在西方曾经被认为是禁果,是有毒的,所以一直没人敢采摘来吃,后来一个人冒死吃了,才发现原来西红柿的味道原来如此美味。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名言评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如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