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隆林施工图设计报告摘要
隆林县财政局后山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施工图设计报告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广西地质勘查院
2015年07月
隆林县财政局后山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施工图设计报告
项目负责:
编 写:温海忠 白显颖
校 核:韦日峰
审 核:池 江
审 定:罗 冲
技术负责:罗 冲
法人代表:刘用庆
提交单位: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广西地质勘查院
提交时间:2015年07月
隆林县财政局后山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
编写人员分工表
姓 名 性别 年龄 职称/职务 专 业 培训证书号 承担的主要工作 签 字 温海忠 男 30 工程师 勘查技术与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培训中心:034 滑坡地质灾害野外勘查、资料收集、编写报告、施工图编制,项目负责 白显颖 男 25 助理工程师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培训中心:057 地质灾害调查、资料收集、编写报告 韦日峰 男 28 工程师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培训中心:033 报告校核 罗 冲 男 38 高级工程师/资质证书技术负责人 岩土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培训中心:032、030 报告审核 韦杏杰 男 46 高级工程师/分院院长 岩土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培训中心:031、029 技术审定
目 录
1 设计依据及标准 2
1.1 设计依据 2
1.2 防治工程等级 2
1.3 防治设计标准 2
2 防治与治理原则 2
2.1防治原则 2
2.2 治理原则 2
3 治理设计说明 2
4 设计参数 2
4.1 设计工况组合 2
4.2 设计采用岩土参数 2
5 治理方案的比选 2
6治理工程设计 3
6.1 锚筋桩工程 3
6.2 削坡与切方工程 3
6.3钢筋混凝土锚索格构梁 4
6.4 挡墙工程 4
6.5 截、排水工程 4
6.6 绿化工程 5
6.7 治理主要工程量 5
7 监测工程设计 6
7.1 监测工程目的与任务 6
7.2 设计原则与依据 6
7.3 监测工程布置 6
7.4 监测工程设计 6
7.5 监测工程量及监测频率 6
7.6 监测预警值 6
8 施工组织设计 7
8.1 施工条件 7
8.2 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 7
8.3 施工工序要求 9
8.4环境保护措施 9
8.5其它注意事项 10
9 安全文明施工 10
9.1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10
9.2安全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 10
10 其它施工注意事项 11
11 工程治理费用 11
附图与附件:
图号 DZ15S-KS17-10 治理工程平面布置图 DZ15S-KS17-11~DZ15S-KS17-14 治理工程剖面图 DZ15S-KS17-15 治理工程立面图 DZ15S-KS17-16 格构框架梁结构图 DZ15S-KS17-17 锚索立、剖面图及锚索大样图 DZ15S-KS17-18 锚头、锚敦大样图 DZ15S-KS17-29 挡土墙、水沟大样图 DZ15S-KS17-20 格构—挡土墙连接大样图 DZ15S-KS17-21 治理工程监测与施工组织平面图 附件1:治理设计计算书
附件2:工程总投资预算书
1 设计依据及标准
1.1 设计依据
(1)《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 0219-2006);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3)《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GB50204-2002)
(8)委托书和合同书。
1.2 防治工程等级
按照《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确定该崩塌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及防治工程等级为Ⅲ级。
1.3 防治设计标准
防治工程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标准设计。
2 防治与治理原则
2.1防治原则
针对本项目滑坡地质灾害的特点,防治工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重点突破”的原则。
(2)施工方法和程序应以避免造成产生新的滑动或崩塌地质灾害为原则。
(3)安全为主,经济合理的原则。
2.2 治理原则
(1)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