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2.3.1 危险有害物质的识别(1-1) 进行危险、有害物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时,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以下9类: (1)易燃、易爆物质:引燃、引爆后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的物质。由于其具有迅速地释放能量的能力而产生危害,或者是因其爆炸或燃烧而产生的物质造成危害(如有机溶剂)。 (2)有害物质:人体通过皮肤接触或吸人、咽下后,对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 (3)刺激性物质:对皮肤及呼吸道有不良影响的物质(如丙烯酸酯)。有些人对刺激性物质反应强烈,且可引起过敏反应。 (4)腐蚀性物质:用化学的方式伤害人身及材料的物质(如强酸、碱)。 -- * -- §2.3.1 危险有害物质的识别(1-2) (5)有毒物质:是指以较小剂量作用于生物体,能使生物体的 生理功能或机体正常结构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病理改变、甚至 死亡的物质,如氯化物溶剂及重金属(如铅)。 (6)致癌、致突变及致畸物质:阻碍人体细胞的正常发育生长,致癌物造成或促使不良细胞(如癌细胞)的发育,造成非正常胎儿的生长,产生死婴或先天缺陷;致突变物质干扰细胞发育,造成后代的变化。 (7)造成缺氧的物质:蒸汽或其他气体,造成空气中氧气成分的减少或者阻碍人体有效地吸收氧气(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氮气) (8)麻醉物质:如有机溶剂等,麻醉作用使脑功能下降。 (9)氧化剂:在与其他物质,尤其是易燃物接触时导致放热反应的物质。 -- * -- §2.3.1 危险有害物质的识别(2) 2、生产性粉尘 生产过程中,如果在粉尘作业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吸入粉尘,就会引起肺部组织纤维化、硬化,丧失呼吸功能,导致肺病甚至尘肺病。粉尘还会引起刺激性疾病、急性中毒或癌症。爆炸性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爆炸下限浓度)时,遇到火源会发生爆炸。 -- * -- 2、生产性粉尘 2)爆炸性粉尘的危险性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①与气体爆炸相比,其燃烧速度和爆炸压力均较低,但因其燃烧时间长、产生能量大,所以破坏力和损害程度大。 ②爆炸时粒子一边燃烧一边飞散,可使可燃物局部严重炭化,造成人员严重烧伤。 ③最初的局部爆炸发生之后,会扬起周围的粉尘,继而引起二次爆炸、三次爆炸,扩大伤害。 ④与气体爆炸相比,易于造成不完全燃烧,从而使人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2.3.1 危险有害物质识别(2-2) -- * -- §2.3.2 工业噪声与振动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噪声危害:噪声能引起职业性耳聋或引起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等疾病的发生,会使操作人员的失误率卜升,严重情况下会导致事故发生: 工业噪声分为3类: 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电磁噪声等。 噪声危害的识别主要根据已掌握的机械设备或作业场所的噪声确定噪声源和声级。 振动危害有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可导致中枢神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压升高,也会导致设备、部件的损坏。 振动危害的识别则应先找出产生振动的设备,然后根据国家标准参照类比资料确定振动的强度及范围。 -- * -- §2.3.3 温度与湿度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1、温度、湿度的危险、危害 (1)高温、高湿环境会引起中暑,会加速有毒物质吸收,会导致操作失误率升高,易发生事故,低温可引起冻伤。 (2)湿度急剧变化时,因热胀冷缩,造成材料变形或热应力过大,会导致材料破坏,在低温下金属会发生晶型转变,甚至引起破裂而引发事故。 (3)高温、高温环境会加速材料的腐蚀。 (4)高温环境可使火灾危险性增大。 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 * -- §2.3.3 温度与湿度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3、温度、湿度危险、危害的识别方法 温度、湿度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了解生产过程的热源、发热量、表面绝热层的有无,表面温度,与操作者的接触距离等情况; (2)丁解是否采取了防暑、防冻措施,是否采用了空调措施; (3)了解是否采取了通风(包括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换气措施,是否有作业环境温度、湿度的自动调节、控制措施。 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 * -- §2.3.4 辐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化学反应、金属加工、医疗设备、测量与控制等领域,接触 和使用各种辐射能的场合越来越多,存在着一定的辐射危害。辐射主要分为电离辐射(如 )和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射频电磁波、微波 等)两类。 电离辐射伤害则由粒子 和中子极高剂量的放射性作用所造成。 射频辐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表现为射频致热效应和非致热效应两个方面。 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