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肝脏的神经分布及其功能
【关键词】肝?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
??? 肝脏接受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肝脏神经支配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已毋庸置疑[1],但对肝脏的神经分布及其功能的研究尚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更深入的探讨,现就这一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1? 肝周神经的分布
??? 肝脏与神经的联系是通过两侧胸7~9交感神经发出分支及延髓发出左右两侧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并形成分支而实现的,此外还有右侧膈神经的分支[2]。在人的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可见蔓状的神经丛,并可分为肝前丛与肝后丛。前丛由左右腹腔神经节和左迷走神经分支组成,包括胆囊管、胆囊和胆胰胆总管分支,其在肝动脉周围形成鞘,并沿肝动脉进入肝脏;后丛由右腹腔神经节和右迷走神经分支组成,主要沿肝外胆管和门静脉分布,有分支与前丛神经分支相沟通。右膈神经的感觉纤维分布于冠状韧带、镰状韧带及附近的肝包膜内[3],尚有部分纤维与肝前后丛结合,随肝丛的纤维分布到肝内外的胆道系统;同时也发现有部分神经纤维是经肝静脉途径进入肝实质的。在某些动物,右膈神经也可能是肝脏副交感神经的来源。大鼠肝的迷走神经支配则主要是通过迷走神经在贲门上几毫米处发出的,肝支直接支配,而不是通过腹腔神经丛[4]。
??? 2? 肝内神经的分布
??? 夏锋等[5]用Sevier Munger 改良法染色切片显示人与大鼠肝脏内具有丰富的神经纤维分布,神经纤维粗细不一,直径1~5μm。其中汇管区的神经纤维分布相对密集,纤维略增粗,神经纤维与肝动脉、门静脉分支血管紧密伴行。肝小叶内神经纤维相对于汇管区减少,但仍可见神经纤维与肝细胞相联系、末梢与细胞靠近。人的肝脏标本中汇管区内的神经纤维分布与大鼠类似,肝小叶内的神经分布较大鼠稍多。Stoyanova[6]同样证实在肝汇管区和肝小叶内有大量的自主神经纤维存在。
肝内的神经走行伴行与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分支在血管外膜形成神经丛,并终止于平滑肌细胞来支配肝脏血管。肝窦内神经分布的透射电镜观察表明,在Diss间隙和肝实质细胞间有神经纤维存在,一些还被Schwann细胞包裹;并发现神经纤维和肝窦细胞或肝实质细胞有密切的接触,接触的部位常可见有囊泡,囊泡内有致密的小囊可见。Akiyoshi[7]认为虽然还未发现有膜特化结构在肝星状细胞和肝实质细胞中,肝星状细胞(又称贮脂细胞或Ito细胞)的切迹或肝实质细胞的这些部位可能是突触的凹陷。Nobin等也报道了神经纤维和Kupffers细胞的密切接触。交感神经是肝内的主要神经,其主要分布于汇管区血管周围,尚有神经末梢分支分布于肝小叶内。Gardemann等[8]证明门静脉周围有大量的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在肝门门静脉旁的大的神经束中大部分为肾上腺素能神经,而在门静脉分支及胆管旁却偶能见到;在肝动脉分支周围也常见到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此外还发现在人和大鼠的肝动脉周围还有多巴胺能神经分布。应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dolase,NSE)与儿茶酚胺合成相关酶的抗体发现60%的无髓鞘轴索供应肝实质,那些供应脉管系统的神经纤维表现为交感神经。同样,Feher等应用酪氨酸神经肽(NPY)抗体证实了脉管周围的含NPY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Miyazawa等应用抗S100蛋白和NSE的抗体证明,肾上腺素能神经存在于肝窦内神经纤维中。近来Akiyoshi等[9]的研究表明,在人和大鼠的肝汇管区存在胆碱能神经,其主要定位于肝动脉和胆小管周围。Amenta等亦证实人肝内有胆碱能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存在,这种纤维存在于肝门神经束并沿着肝窦壁分布。
许多自主神经包含的不仅仅为经典的神经递质,也包含一些调节肽,如酪氨酸神经肽(NPY)和它的C侧链神经肽(CPON)、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肠血管活性多肽(VIP)、P物质(SP)等在肝内神经中与经典神经递质相共存[10]。其中一些肽类可能具有辅神经递质的作用。
??? 3? 病理状态下肝内神经分布的变化
??? Ungvary 和Donath在结扎胆管后观察了豚鼠肝内神经分布的继发性变化,证实在肝门部和肝纤维板中的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纤维均有增多。Honjo 和Hasebe报道在人肝硬化时纤维化区域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增加,Miyazawa等也发现慢性活动性肝炎时在正在发展的纤维隔中S100和NSE阳性纤维明显增生。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任何病因引起的肝硬化中肝窦内的神经纤维完全消失,这一结果被Scoazee应用免疫电镜和神经细胞粘附分子抗体(NCAM)加以肯定,Kanda等也应用突触素(Synaptophysin)抗体实验加以肯定。Kiba[11]认为正在发展的肝硬化中神经纤维的降解可能是肝损伤的最初结果。而在肝硬化时肝实质神经分布异常可能是门静脉血流异常的原因[12]。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