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程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桉树主要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方法 为做好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桉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高桉树生产质量,制定本结合我园实际,制定我园常见的一些主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油桐尺蛾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4mm,翅展52-69mm,体灰白色,胸部密布灰色细毛,翅基片及腹部各节后缘生黄色鳞片。前翅外援为波状,缘毛黄色;翅反面灰白色,中央有一黑斑。卵圆形,长径0.6-0.8mm,越冬代卵块上有浓密黄色绒毛,其余各代绒毛稀疏。共6龄,初孵幼虫体长月2mm,末龄达70mm,随龄期不同,体色变化,头顶中央部凹陷,额面有褐色“人”字纹,前胸背板有2个突起,气门为紫红色。圆锥形,长达26mm,黑褐色,头顶有一对角状突起,腹末基部有2个突起,端部臀棘明显。 2.生物学特性 广西1年发生2-3代,以蛹在树干周围土中过冬,翌年4约上旬成虫羽化,羽化到5月中旬。5-6月为第一代幼虫发生期,幼虫期约40天,7月化蛹,蛹期7-12天。第二代幼虫发生在8 -9月中旬,幼虫期约35天左右,9月开始化蛹越冬。发生3代的,成虫9月中旬羽化,幼虫发生于9月中旬至10月下旬,11月化蛹越冬。 3.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方法。在低龄虫阶段可喷洒1亿孢子/毫升苏云金杆菌液,或100亿孢子/克白僵菌粉,可用滑石粉作为添加剂,使用高压喷雾器喷洒。 (2)化学防治方法。可选农药2.5%溴氰菊酯粉剂;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 (3)桉树其它尺蛾类害虫防治方法同上。 二、桉树枝瘿姬小蜂 1.形态特征 桉树枝瘿姬小蜂个体较小;雌性成虫体长为1.1-1.4 mm,褐色,略带兰绿色金属光泽;头部骨化程度较弱,易皱缩;幼虫白色。 2.生物学特性 该虫每年发生2-3代,世代重叠,以成虫在虫瘿内越冬,翌年4月开始羽化。在室温条件下,平均132.6天完成1个世代,雌性成虫在提供蜂蜜及水的情况下,平均寿命为6.5天。主要危害桉树的新梢、叶柄及叶脉,受害部位肿大畸形,形成虫瘿,新叶、新梢细小,受害树冠成丛枝状,树势衰弱,基本停止生长,以1、2年生左右的幼林受害最严重。该小蜂孤雌生殖,繁殖能力强,种群密度大,扩散迅速。自然扩散靠成虫飞行,人为携带繁殖材料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 3.防治措施 (1)使用20ml特缠+20g油特丹+15kg水混合均匀喷洒叶面和叶背,受害林区连续喷洒2~3次,症状减轻后每周可喷洒一次至症状明显消除。 (2)受害林木的带病枝叶须用火烧毁不得残留林区。 三、同安钮夜蛾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8-36mm,翅展65-76mm。触角灰褐色。头部及胸部浅黄褐色,下唇须深灰褐色,向上伸。前足基节、腿节、胫节都具长毛。大龄幼虫体长64-82mm,平均74mm,全体浅黄褐色,有深褐色纵线多条,线间有黑斑点,第8腹节背面有两个突起。蛹长32-39mm,平均36mm,宽10.5mm,初期浅黄色,羽化前深褐色。 2.生物学特性 每年发生4-5代,成虫每年4-6月开始危害,觅食活跃时间为每天20:-23:00。种群7月开始有少量,9月为高峰,种群出现时间为7-11月, 3.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可采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25%灭幼脲3号2000倍液或0.5亿芽孢/毫升苏云金杆菌液、或0.36%百草1号1000倍液。 (2)化学防治:可选用2.5%溴氰菊酯粉剂、90%敌百虫晶体、或50%杀螟松乳油、或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000-3000倍液、或10%虫螨腈1000-1500倍液等喷杀。 (3)其它夜蛾类防治方法同上。 四、桉树青枯病 1.病状特征 (1)急性型症状:病株叶片急剧失水萎蔫,不脱落而挂于树枝上,呈典型的青枯病症状。茎木质部变黑褐色,枝干表面有时出现褐色至黑褐色条斑,根部腐烂,皮层脱落,木质部和髓部坏死,坏死的根部有水浸臭味。将根部茎横切,不久切面就有白色至淡黄褐色细菌溢出。这种类型的病害从发病到整株死亡只需1-3个星期。 (2)慢性型症状:植株发育不良,较矮小,下部叶片变紫红色,以后色泽不断加深,并向上发展,最后叶片脱落。部分枝条和侧枝出现不规则的变褐色坏死,严重时整株死亡。这种类型的病害从发病到死亡至少需3个月或植株不会死亡。 2.发病规律 一般发生在4一11月,温度适宜,雨量充沛,台风等均可导致青枯病菌在土壤中生长繁殖和传播,高温多雨的6—8月为发病高峰期,9—10月病树枯死期。? 7

文档评论(0)

挺进公司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