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设备学总结..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设备学总结.

医学设备学总结绪论1.重要历史事件 ⑴1895年11月8日,伦琴发现X线,并用X线为其夫人拍摄了第一张手掌的X线片 ⑵1896年,第一支X线管诞生 ⑶1982年,CR系统诞生;X线成像过程: ⑴X线形成影像的条件:①X线它所具有物理效应(即具有一定的穿透力(波长1×10 -12 -12~ 5×10 -11 11 m)) ②人体不同组织之间存在密度和厚度的差异③通过显像介质获得X线影像注:组织结构和器官密度及厚度的差异,是产生影像对比的基础,是X线成像的基本条件。 ⑵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的原因:当X线透过人体不同的组织结构时,被吸收的程度就不同,所以到达荧屏或胶片的X线量即有差异。关于CT设备: ⑴1972年,英国工程师汉斯菲尔德(G.N.Hounsfield)首次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用于颅脑的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简称为X-CT设备,或CT设备。 ⑵成像过程: CT是利用X线束对人体检查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受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数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进行图像的重建,经数/模转换器转为CT图像。 ⑶成像特点:①是横断面体层为主,无前后影像重叠,不受层面上下组织的干扰②密度分辨力显著提高,能分辨出0.1%~0.5% X 线衰减系数的差异,比传统的X线检查高10~20倍③以数字形式(CT值)作定量分析 ⑷发展趋势: 扫描速度及处理速度更快;密度和空间分辨力更高0.1mm;探测器更宽;孔径更大4.1978年,头部MRI问世;是一种新的非电离辐射式医学成像设备,其密度分辨力高,并多方位成像DSA的特点:少创、实时成像、对比分辨力高、安全、简便X线机与CT设备图像的比较:项目图像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X线机重叠的二维图像较高较差CT设备断层图像较差较高磁共振设备: ⑴优点:软组织分辨率高;任意方位成像;多参数成像;可获得被检体生理、生化特性信息,得到功能图像;可以提供人体内部器官或细胞新陈代谢方面的信息;无骨伪影;无电离辐射; ⑵缺点:成像时间长;禁忌症多(体内金属异物、危重病人等);对某些组织不敏感;设备价格昂贵,维护、运行成本高。超声: ⑴优点:高频、能量大、危害小;临床应用范围广,禁忌症少;超声影像实时、动态,可做功能性检查;灰阶切层图像,层次清楚,信息量丰富;无电离辐射,无创检查。 ⑵缺点:有些组织结构不适宜超声检查(肺、骨关节);超声波受组织差异影响较大;对超声设备的使用者要求较高。核医学设备: ⑴γ相机:用于获得人体内放射性核素的分布图像,可对脏器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检查 ⑵ SPETCT:以旋转探头的γ相机为基础,可体层成像,可获得人体内放射性核素的三维立体分布图像。 ⑶PET:用人体物质的组成元素来制造示踪剂,用于人体生理和功能方面的研究。热成像设备: ⑴热成像就是利用温度信息成像 ⑵用途:评价血流分布是否正常;评价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研究皮下组织所增加的代谢热或动脉血流通过热传导使体温升高的情况。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 常用γ刀和X刀,并不是将病变切除,而是用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PACS:即医学影像存贮与通讯系统,是将放射科数字化影像设备(DR,CR,CT,MR,DSA等)、独立工作站、诊断报告终端、登记室终端、激光相机终端经标准接口(DICOM3.0)连接,完成数字化工作流程,成功实现了数字化医学影像图像及诊断报告在PACS内的传送、存储、图像再处理以及与HIS系统的联接。DICOM标准: 是医学图像及其相关信息的通讯标准。此标准建立的目的为: 推动开放式与厂牌无关的医疗影像的传输与交换,促使PACS系统与各种医院管理系统连接PACS系统的组成: 医学影像采集设备;图像显示和处理设备;数据库管理设备 ;通信设备;大容量的数据存储设备第二章 X线发生装置1. X线发生装置的组成:X线管、高压发生器和控制台2.X线产生的条件:①有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②有适当的障碍物——金属靶(钨或钼)3.x线管的作用与结构: ⑴作用:①产生X线 ②吸收二次电子 ③吸收散射线 ④散热 ⑵结构:①阳极 ②阴极 ③玻璃壳关于固定阳极X线管阳极组成: ⑴阳极头:①靶面:承受高速电子撞击,产生X线————曝光;靶面材料为钨②阳极体:常采用无氧铜,具有散热功能 ⑵阳极帽或罩:吸收软X线,降低病人皮肤剂量 ⑶可伐圈或玻璃圈:为阳极与玻璃壳的过渡连接部分 ⑷阳极柄:固定X线管并将曝光时产生的热量传导出去注:固定阳极X线管的缺点为:焦点尺寸大,瞬时负载功率小。关于二次电子: ⑴定义:高速运动的电子流轰击靶面时,从靶面反射和释放出来的有少量的电子 ⑵危害: ①其能量较大(约为原来的99%),轰击到玻璃壳内壁上,将使玻璃壳温度升高而释放气体,降低管内

文档评论(0)

klfgk7s7fa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