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五上语文开国大典ppt
小练笔: 运用本课学到的方法,写写你印象深刻的一个场面,可以是一次运动会,可以是一场文艺汇演,也可以是一场拔河、跳绳、比赛,还可以是一次有趣的活动。 执教者 1、 说说课文重点写了典礼中的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2、你对典礼盛况中的哪个场面感触最深?用笔画出来,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 默读第5-10自然段,思考: 1、宣布典礼开始,各委员就位。 2、奏国歌。 3、宣布新中国成立。 4、升国旗。 5、鸣礼炮。 6、毛主席宣读公告。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这段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排山倒海”、“一齐投向”这显然表达人民群众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段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毛主席的宣告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当毛主席亲手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时候。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当家作主,从此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 轻声读读11—13自然段,思考填空: 阅兵式的检阅司令员、阅兵总指挥分别是( )和( )。受检阅的部队开头是( )两个排,接着( )、( )、( )、( )。当( ) 部队经过时,( )的飞机也 ( ),飞过天空。 轻声读读11—13小结,思考填空: 阅兵式的检阅司令员、阅兵总指挥分别是( 朱德总司令 )和( 聂荣臻将军 )。受检阅的部队开头是(海军)两个排,接着(步兵 )、(炮兵)、( 战车师)、( 骑兵师 )。当( 战车部队 ) 部队经过时,(人民空军)的飞机也 (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 海军 步兵 等候检阅的炮兵 炮兵 炮兵 战车师 装甲车部队 装甲车 坦克车 骑兵师 人民空军的飞机 “人”字形飞机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人民群众在观看阅兵式时,看到自己国家的飞机飞上蓝天时激动、喜悦的心情。)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这是写人民群众看到人民解放军部队接受检阅时的举动。“嗓子都喊哑了”、“手都拍麻了”,这里运用了夸张的笔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也说明了人们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 朗读第14—15自然段,想一想: 你还可以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开国大典的庄严、热烈、隆重? 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 (这段语言描写生动的再现了人民群众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喜悦、激动的心情以及对领袖爱戴的深厚情感。)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 “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这句话是写毛泽东面对人民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回应,一方面说明了毛泽东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直接表现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 毛主席向群众挥手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 (“红流”这里把游行队伍比成两股红流形象地说明了游行队伍的声势浩大,场面壮观。“光明”不仅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这是人们群众心里向往的光明。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
文档评论(0)